[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

[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

ID:43777834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_第1页
[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_第2页
[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干部“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入”基层,为残疾群众排忧解困在省委党校屮青班干部“走进基层,体察民情,问计民生”活动中,根据组织安排,我于4月23日至28日和中青班第六组的其他同志一起,远赴花垣县排碧乡,与该乡岩锣村的群众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深入走访了20户贫困家庭,慰问了岩锣村部分残疾群众。六天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平素工作中学不到的东西,也使我对走进基层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本次走进基层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身入”,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的“心入”,因此有利于自己掌握农村一线情况。围绕大家都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和群众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到,岩锣村位于花

2、垣县东南部,属苗族聚居区。全村人口1023人,人口相对集中,村里耕地面积1200亩。近几年该村发展较快。村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烟叶为主、西瓜为辅的种植业初具规模,村民收入稳步增加,村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一边细细地品味他们质朴的话语和因生活改善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一边也了解并用心记录他们所谈到的各类困惑和难题,比如:1•大家希望致富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一点,2•村里残疾人没有保障,3•农民缺乏技能,4•外出打工的家庭小孩的教育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齐抓共管。但是作为深入基层的青年干部,立足促

3、进科学发展,立足帮助群众破难解忧帮困,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我做了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想了一些办法,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肯定。第一,帮助开展助残扶残工作。农村残疾人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岩锣村共有77名残疾人,生理上的残疾严重地困扰和制约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身处底层,生活极度困难,生存非常不易,迫切希望能得到必要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达到康复或者部分康复的目的。因此建设村残疾人康复工作站是一条可行的办法。而要妥善解决这些弱势群体后顾之忧,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资助和鼓励那些适龄残疾人进入高

4、一级的残疾人职业学校(如湖南省特教中专学校、特教学院等),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最终自食其力,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为帮助岩锣村建设残疾人康复站,资助适龄残疾人学习专业技能,解决后顾之忧,我主动提出并积极帮助岩锣村和适龄残疾人通过省残联康复部和湖南特教屮专这两条渠道,寻求解决办法,得到了基层干部尤其是77名残疾朋友的交口赞扬。第二,建议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经济,拓展致富途径。岩锣村系苗族聚居地,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民俗特色浓郁,其中接龙舞,傩戏、猴儿股等苗家原生态文化艺术保存得很好。而且该村距离花垣县城只有36公里,距离319国道仅2公里,交通便利。因此,

5、发展旅游经济,大有可为。总之,在六天内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中,不但让我熟悉了农村基层的情况,贴近了和群众的感情,更促使我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累了解决农村基层实际问题的经验,还让我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充分意识到“群众无小事,处处是大事”的道理。百姓心里有杆秤,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办实事,哪怕只有一件,群众也发自内心的感激你,拥护你。2012年5月4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