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

[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

ID:43778980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_第1页
[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_第2页
[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北宋科举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北宋科举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城北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推翻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为了结束唐末以来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局面,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削夺藩镇权利,将兵权、财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全部收归中央,进一步发展了隋唐的中央集权制度。又鉴于唐末以来的悍将兵骄,他不仅不任命武将担任郡州等地方长官,而且委派文官主持军务。重文轻武,成了宋王朝的基本国策。为了选拔大量人才,充实庞大的官僚机构,科举制进一步发展起来。宋代科举制,和唐代基本一样,有常科(每年分科举行)、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武举。但是,考试的科目、内容和方法则发生过多次变化,有关考试的规定也日益严密。考

2、生的来源主耍由各州贡举,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将合格的考生解送礼部,称为“取解试”。第二年春天,礼部进行考试,称为“礼部试”,又称“省试”。省试的内容基本上同唐代一样,进士重诗赋,诸科(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等)重帖经、墨义。宋代的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取解试主要由各州的判官和录事参军主持,省试则由皇帝选派的官员主持。开宝六年(973),太祖兴起召见了当时的进士,诸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发现其中有人“材质最陋,对问失次”,太祖将他们黜落了。有人建议举行殿试,由皇帝亲口主持,得到了太祖的认可,从此,殿试称为科举制的最高一

3、级的考试。所有及第的人都称为“天子门生”。但北宋的科举制也是变化多端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庆历四年(1044),宋仁宗根据范仲淹等人的建议,改革了科举制。不考诗赋、帖经、墨义,省试也分试策、试论、试诗赋三场,并以三场的全部成绩作为录取的根据。由于这些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不久范仲淹的科举改革,最终全部作废。熙宁(1068—1077)年间,王安石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对科举制又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为了实现通过学校培养和选拔人才的目的,王安石又着手整顿太学,将太学生分成三等:外舍、内舍和上舍,以考试的成绩和平时的学业品行作为升舍、应试和授官的根据

4、。这种制度称为“三舍法",1085年,神宗病死,哲宗继位,在高桃后的支持下,司马光入朝执政,他一上台,就陆续废除了各种新法,科举改革遂以失败告终。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科举制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锁院、糊名(即封弥)和誉录制度。北宋初年,沿袭唐代的风气,考生投卷也很盛行,考生被录取后,要向主考官谢恩,称主考官为“师门”、“恩门”,而口称'‘门生”。为了防止权贵干扰,考官徇私,师生结党,赵匡胤和他的继承人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例如规定录取及第的后的人不得到主考官家里拜访谢恩,也不得自称为门生。官僚家庭的子弟被录取后,都要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能赐及第。淳化三年(992),建立了锁院制度,在

5、考试期间,考官和外界隔离,和家里人也不能见面锁院的时间,有时长达五十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卷上得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以又称封弥。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于是,誉录制便因此建立起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法识别。糊名、誉录制度的建立,对丁•防止主考官的“循情取舍”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且被沿用至今。宋代的科举制,最先是一年举行一次。英宗治平三年(1066)定为三年一次。至于录取名额,太祖时,进士最多的一次达到三十一人,诸科最多是九十六人。到了太宗的时候,录取名额大增。太

6、平兴国二年(977)得进士109人,诸科200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录取进士409人,诸科1109A-人数太多,必然出现''官吏冗多”的局面。但在另一方面,却扩大了统治基础。知识分子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参加科举考试,并能因此得以进入仕途,且是“天子门生”。这样就巩固了北宋王朝的政治基础。而知识分子在得到任用的同时,也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因此,北宋时期的官员还试比较清廉的,而且对朝廷也忠心不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