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术史论文

中国方术史论文

ID:43789189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中国方术史论文_第1页
中国方术史论文_第2页
中国方术史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方术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阴阳与电气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性地提岀了一种独特的学说一一阴阳学说或者说阴阳五行淫说,用学术的话说这屈于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并冃在此学说的基础Z上发展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例如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咅乐和医学。特别是中医学更是以阴阳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來解释人体的种种变化进而医治疾病。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体系的冲击下,屮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受到了众多质疑,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甚至中医也受到了质疑,被认为是“伪科学”。然而我认为阴阳学说以及阴阳这种理念述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就结合一卜•口己所学的电气

2、专业谈谈口己对于阴阳的认识。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來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冇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口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利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利互用,

3、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天地Z道,万物Z纳纪,变化Z父母,生杀Z本始,神明z府也”一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实我们电气也充满了“阴阳”,直流电的正极为阳,负极为阴;正弦交流电屮波峰为阳,波谷为阴;模电屮的正为阳,负为阴;数字电路屮的“1”为阳,“0”为阴等等。太极图是阴阳的形彖表示,想必中国人对太极图一定不陌生。屮国人不知道太极图恐怕就相当于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英国人不知道牛顿。太极图已经深植于中国文化之中,而太极图相传是由陈技所画。陈技是五代至宋初的

4、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拎曾将《太极图》、《先天图》、《河图》以及《洛书》传给其学生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周敦颐“一方面从陈扌专派易学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并与新的解释,另一方而继承了汉唐以来义理学派的传统成为宋明道学家解易的先驱。太极图式说是《易经》“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杲。太极图形象地表现了阴阳屮盛极而衰的思想,阴到极致就变成了阳,阳到极致就变成了阴。而这一点与我们电气所学的正弦波的特性极

5、为相似,正弦波到了峰顶就要下落,到了谷底就要上升。这其实就是阴阳理论在我们电气专业屮的体现。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它只用1和0表示,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二进制和阴阳的关系让我很感兴趣,说实在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两种完全来自不同理论的体系会冇什么关系。为此我特地查了一下资料,发现二进制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的而且二进制确实和阴阳确实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说许多相同之

6、处。当时欧洲的布维是一位汉学大师,他对中国的介绍是17、18世纪欧洲学界屮国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布维是莱布尼茨的好朋友,一直与他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莱布尼茨曾将很多布维的文章翻译成德文,发表刊行。恰恰是布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并说明了《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权威地位。八卦是由八个符号组构成的占卜系统,而这些符号分为连续的与间断的横线两种。这两个后來被称为“阴”、“阳”的符号,在莱布尼茨眼屮,就是他的二进制的屮国翻版。实际上莱布尼茨确实是受到了屮国阴阳太极影响,只不过他付出了诸多研究,推演出二进制。他感

7、到这个来自古老中国文化的符号系统与他的二进制Z间的关系实在太明显了,因此断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恐怕谁都不会想到最占老的理论体系会和最先进的计算机产生联系。而我们电气所学的数字电路中众多的1和0其实就是阴阳的数学表示。谁又能想到最简单的表示方法却产生了最先进的理论和机器呢,世界真是玄妙。电气专业其实主要就是和电流打交道,而比较冇趣的是电流是由电子组成的,而电了带的是负电荷,与此相反质了所带的是止电荷,二者相互作用保证了电荷守恒。曾经人们认为正电子和负质子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1932年美国加州理

8、工学院的安德森等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他们发现了正电子,随后人们又发现了负质子。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乂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支持,相当多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丁发现反物质,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反物质。我认为正电了,负质了,反物质等等其实都是阴阳的具体表现。这些发现其实也说明了屮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