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ID:43790779

大小:69.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4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_第1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_第2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_第3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_第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魏伟仪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目前,中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症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牛学习成绩的提高,严重滞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厌学是中学牛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据《新民晚报》报道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大面积的“厌学心理”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012年11刀心理咨询室对我校438名学生厌学心理调查显示:36%的学生冋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

2、%的人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冋答不愿上学,综合分析初步估算超过50%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在氏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同时具有厌学情绪。为此他们很是苦恼,却苦于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应对。众多调查资料也表明,厌学心理是目前中学牛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描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具体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

3、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有庆学心理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庆学心理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弄清导致厌学的相关因素,并有的放矢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非常必要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校地处乡镇,教学设施相对齐全,人力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但专

4、业心理教师相对匮乏,我校只有一位专职心理教师,一直没有开设心理课,也很少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刊。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十分淡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也是非常迫切的。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可以扩大师生、家长对心理健丿隶教育的认识范围,提高心理学知识意识和能力。对于构建和谐高效的校园氛围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总目标:找出导致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运用科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模式,提高我校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业水平。调适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本

5、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二)具体目标:1、理清家庭、学校中存在的不合理观念以及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的不合理观念和学生自身的不合理观念以及学习能力与厌学心理的关系。2、针对个体心理差异,调整消除庆学心理的思路和技术。3、将研究成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建构和谐高效的校园教育氛围,显著降低中学生厌学的状况;4、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结合对家长作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转变师牛、家长的观念,提高师牛及家长的心理健丿隶教育意识和能力。三、研究方法和原则本课题采用如下研究方法:(一)文献法:对于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我们借助于有

6、关文献资料,尝试分析导致厌学心理的成因。(二)问卷法:采用了口编的调查问卷进行开放式和封闭式调查,发现影响学牛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三)访谈法:我们走访学生家<、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厌学的情况以及表现,搜集事实性资料。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厌学心理的深层次原因。该方法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扩展资料层面,加深资料分析的深度。(四)个案分析法:对前来咨询的厌学来访者,采取跟踪调查分析的办法。寻找导致厌学的因素以及对策,通过个案分析法,可以很好的记录分析厌学心理的纵向发展变化。(五)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

7、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使研究成果为更多的师生及家长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厌学心理的目的。本课题遵循如下研究原则:(-)面向全休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开展研究时兼顾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二)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三)协同工作,多样性原则。研究解决学生厌学心理不是某位教师的事情,更不能把他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这需要其他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四)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和隐私权的尊重。对于调查、个案分析所获得的数据,除某些特

8、殊特殊情况,一律保密。四、研究内容:1、调查我校学牛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了解我校拥有心理健廉教育资源的真实情况;2、分析家庭环境对庆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3、分析学校环境对庆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4、分析同学关系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