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ID:43792387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耍: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耍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它既是建设“生态邻水”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水环境;水体污染;生态水利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30-11当前建设生态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1水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一是许多地方居民环保意识较差。缺水与用水浪费、缺水与水资源污染现象并存,部分地方在河床进行开

2、发建设,侵占河道调蓄空间,影响洪水行泄。二是部分矿山企业社会责任感不高。由于利益驱动,过度的开采矿石引发地质沉陷等灾害,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怵I难。三是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未能有效对接。部分地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环境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忽视了自然规律和水资源条件。如在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上游兴建生猪养殖场等,造成水体污染。1.2水体污染愈发严重一是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生产污水、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快速增长,直接导致水质降低。二是肥水养角、网箱养鱼现象较为普遍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网箱养鱼、肥水养鱼的负面影响口渐凸现,过度地投肥入库,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过高,水质浑浊,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牛活和生产用水安全。三是水土流失面积较人。据遥感资料和实际调查测算,日前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长趋势,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物质流入水中,导致鱼类死亡,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长期下來,泥沙可能会阻碍、填积河道从而导致洪水灾害。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整个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水资源利用率较为

4、低下各地方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一方面,对过境河流的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损耗大。工业多以鲜水一次性利用为主,农业灌溉输水损失严重,渠系工程利用率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高,生态用水相对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为低下,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1.4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乏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防灾减灾体系亟待完善。2建设生态水利的对策与建议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水利刻不容缓,这对改善水牛态环境,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促进我县持续健

5、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耍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2.1注重宣传引导,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发放资料、媒体报道、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节水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把饮用水源保护、节水技巧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生态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意识,激励和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到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丁作中,以此掀起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2.2强化生态保护,切实改善水环境一是积极完善水环境监测网,加强对供水水源地、重点河库的水量水质监测。二是严格建设项目防洪、水土保持“三同时

6、”、水资源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积极预防、限制和减少水事违法行为和其他生产生活活动而可能引发的生态灾难。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确泄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将因水制宜引进决策机制中。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不同层次,划分水库、塘堰、不同河流或河段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措施。全面取缔水库肥水养鱼,努力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和水污染源,逐步提高辖区内水域水质。三是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加大对交通、房地产、矿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

7、力度,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2.3开源节流并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强化水源工程建设。大兴水源工程建设。狠抓项目储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着力抓好中小型水库水源工程等水利项目争取力度,努力构筑防洪保安、供水保障、水环境保护三大体系。二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水源管理考核制度。三是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进程。加快推进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力度,积极推

8、行水的循环利用。实行节水工程、分质供水以及各项节水措施,减少居民、企业生活牛产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4健全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一方面,抓好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加快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不断提升防洪预警能力。制定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防洪抢险预案,落实防汛责任,妥当安排抢险队伍的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