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

ID:43792473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_第1页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_第2页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_第3页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_第4页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中国之声改版看传媒社会责任摘要:主流媒体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人们深度依赖的舆论平台。当前,我国大众传播空前发展,但信息内容鱼龙混杂,低俗文化沉渣泛起,个别新闻媒体屡现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受到公众的诟病和指责。本文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着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入笔,剖析了当前传媒存在的种种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指出“传媒应当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责任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关键词:新闻传媒社会责任公信力中国广播2011年10月8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新版节目,启动新一轮改革,倾力打造''勇于担当责任的中国第一新闻广播",着

2、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助力推升中央媒体及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公信力。在国内社会转型期,传媒信息鱼龙混杂的现象,社会思潮也有泛滥的苗头,屡受社会公众的诟病与指责。中国之声的新一轮改革,发出了主流新闻媒体振聋发曠的时代宣言——以责任赢信任。令人关注,鼓舞人心。一、社会担当,增强声音的力量中国之声上一轮改革始于2008年,通过为新闻加速,突出强调"快”这一广播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冰雪灾害,中国之声是风雪中群众获取信息、寻求帮助的首选媒体,是有关部委发布信息的首选平台;汶川特大地震,中国之声第一时间从震中发出报道,是沟通震

3、区内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回归新闻本位、坚持新闻立台,使中央电台和中国广播重回影响力时代,改变了全国媒体的竞争格局。在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中国之声尽显中国第一新闻广播的人文关怀、责任意识,涌现了很多感人事例。在汶川特大地震直播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随救灾部队徒步急行军,冒着塌方、泥石流的威胁抵达受灾最严重的映秀镇,成为第一批到达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中央媒体记者,最先从震中发出电话连线报道。通过他们的连线报道,听众在千里之外感受到了前方军民万众一心、奋力抗震救灾的感人精神。其报道为中央抗震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被听众誉为从震中传出的“生命的电波”。

4、从中央电台记者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媒体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在2011年10月8日启动的新一轮改革中,中国之声响亮地打出了“以责任赢信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的旗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子忠表示:国家电台应该有国家电台的品质和性格,性格代表一种国家责任、国家意识、国家利益,以及国家电台的传播理念和公信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以来,中央电台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把话筒对准基层群众,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点一滴,无处不流淌出广播人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全媒

5、体时代到来的今天,一个媒体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传播速度,更在于它对社会的担当。一个有责任和道德担当的广播媒体,自然会形成强大的声音和力量。二、责任缺失,令传媒偏失航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迅速发展,报纸种类从不到200种增加到2000余种,期刊由几百种增加到9000多种,广播电视拥有10亿听众和观众,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蓬勃发展的传媒业,使大众传媒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但传媒的信息内容鱼龙混杂,低俗文化沉渣泛起,个别新闻媒体屡现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备受公众的诟病和指责。国内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位”和“迷失”o①“缺位”

6、的主要表现为集体失语。这种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记者采写了稿件或制作了节目,但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了报道或播出;二是媒体虽然认为报道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根据以往惯例或认为报道出去会有风险,而保持沉默。失语的现象有全国性的,有地方性的,有时还会呈现出集体性特征,故又称“集体失语”。②迷失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如“媒体寻租”、"媒体媚俗”、“媒体崇富”、“媒体弱智”、“媒体失节”、“媒体造假”等等。③轰动一时的“卢美美事件”的起因是卢星宇在微博上炫耀成就感引起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件看似不大的小事,经过媒体的发酵,竟然演变成一场舆论的滔天巨浪,各路媒体的报道中都

7、充满了抓人眼球的字眼,如:“八大谎言”、“七宗罪”、“骗子”、“非法组织”等。一时间,卢俊卿、卢星宇、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中非希望工程都成了舆论的矛头指向。然而,事隔多日,面对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回应,至今还没有哪一家媒体为自己的主张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予以反驳。“卢美美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正是反映了某些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这和一些媒体求功心切,为争报'‘报料”而不顾事实真相进行抢报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当前,媒体跟风报道的现象日益严重。有些媒体报道的内容往往不经调查,人云亦云。如华南虎事件,本是一个农民的造假之举,经过各大媒体炒作后,波及海内外。伪养生食疗专家张

8、悟本上某电视台节目后,知名度迅速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