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

ID:43798744

大小:494.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4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_第1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_第2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_第3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_第4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__无线识别装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耦合线圈的无线识别装置。系统山阅读器与应答器两部分组成:阅读器山PT2272.耦合线圈、发光二极管等组成;应答器由SC2262、耦合线圈、拨码开关等组成。阅读器采用单电源供电,应答器能虽全部来自耦合线圈,无线数据传输采用串口异步通信与ASK调制等方法实现。阅读器能够识别靠近的应答器并显示识别结果,显示止确率>80%,响应时间W5S,识别距离DN5cm。AbstractThisdesignisbasedonSCMswirelessidentificationdevices・IdentificationSystemhavetwocomponentstheReaderma

2、chineandtheResponsercard:theReadermachineismadeupofPT2272,couplingcoil,buzzerandcomposition;ResponsercardismadeupofSC2262,couplingcoil,switchforcode.Thesystemmakeuseofmany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suchastheReadermachinesinglepowersupply,theResponsercard'spowerallfromthetranspondercoupli

3、ngenergy,serialasynchronouscommunicationandASKmodulation,achievingidentifingResponsercardthatapproachtheReadermachineandshowrecognitionresultswiththecorrectrate^80%,responsingtimeW5S,identificationdistanceD25cm.无线识别装置方案论证与比较1•总体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如图1所示,采用单片机与有源晶振振荡器纟fl成无线识别系统。阅读器:用串口通信方式扌「I描应答信号,接受到应答

4、信号后,判别其是否有效,若有效则显示应答器信息,并蜂鸣提示。应答器:当靠近阅读器吋,通过线圈耦合获得工作能量,读取拨码开关状态,发送应答信号。特点:采用单片机异步串口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显示正确率。但对于本设计任务,考虑到耦合能量有限,不足以驱动单片机。该方案不太合适。应答器阅读器方案二:如图2所示,采用PT2262编码芯片,与PT2272解码芯片组成无线识别系统。应答器通过四位拨码开关进行尺号设置,PT2262对R号进行编码并通过耦合线圈发射出去;阅读器通过耦介线圈接收信号并交给PT2272解码芯片译码输出应答器卡号,由发光二极管显示O特点:系统组成简单,成本低,功耗小,且PT2

5、262起始工作电压低非常适合能量供应有限的场合。应答器阅读器位拨码开关编码芯片图2无线识別装置方案-方框图解码芯片光二极管结合以上分析实际情况,我们采用方案二。2.调制方式论证为比较方案一:频移键控(FSK)。传输速率快,数据正确率高,但调制电路复杂,成本高,尤具功耗较高,而且解调电路较为复杂。本题目要求低功耗,且对通讯指标要求不是很苛刻,如传输数据正确率^80%,响应时间W5S,故不宜选用该方案。方案二:幅移键控(ASK)。调制电路简单,功耗较低,常用于简单的低速数据通信,解调电路也十分简单,满足木设计任务要求,综合考虑我们选用该方案。二、总体设计1.阅读器部分如图3所示,电能由

6、振荡电路产生经后续多级放大电路放大,通过耦合线圈发送出去;阅读器通过耦合线圈接收应答器发送的信号,信号经检波电路检波后送给PT2272串口接收,PT2272対编码信号进行解调后输出识别结果。震荡电路与检波电路是独立周期工作的,周期由35产牛,独立工作由继电器控制。2.应答器部分如图4所示,应答器通过耦合线圈谐振耦合获取能量,再经放大整流电路向储能电容充电获得系统工作所需电能;当电容电压经电压判断电路判断达到指定幅值时,应答器开始工作,SC2262读取拨码开关值,并通过串口发送编码信号,此时有源晶振产生载波信号,编码信号再经ASK调制,从耦合线圈辐射出去。图4应答器组成方框图3.总体

7、电路图1•阅读器电路,见图52.应答器电路,见图6图5阅读器主要电路图COMACACV・DIAOVCCAlDOUTAXiA30SC1A4PT2262ffA5A11/D0A6/D5A1CVD1A7/D4A9/D2VSS▲8/D3D3)outVCCVCCJP1DIvccJ1041vrr7GND▼w丄rowSornceOSCDATAINQi9014C356789123468JP2SwitchDOD?图5应答器电路图三、主要电路设计1.耦合线圈匹配理论采用线圈与可变电容纟R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