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

ID:4380000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_第1页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_第2页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_第3页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_第4页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木文就当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技术现状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处理对策,即水处理工艺优化措施。关键词:污染水源水水处理技术对策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微污染水源水是指有机物、氨氮等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标准、且存在微量有毒有害化学污染及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源水。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常规工艺(混凝一沉淀一过滤一消毒)己经显得力不从心。木文将根据我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探讨了近年来微污染水源

2、水处理技术,并就如何做好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1物理技术1)吸附技术。吸附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强人的吸附性能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目前用于水源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沸石、离子交换树脂,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臭味有较强吸附作用的疏水性物质一活性炭。2)膜过滤技术。膜分离法是指用高分子薄膜作介质,以附加能量为推动力,対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表面过滤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H前常见的膜法冇: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蒸发、液膜及刚出现

3、的毫微滤技术等。从膜滤法的功能上看,反渗透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农药、表面活性剂、消毒副产物、THMs、腐殖酸和色度等。3)吹脱技术。吹脱是利用水中溶解化合物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将挥发性组分不断由液相扩散到气相中,达到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目的。吹脱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对难挥发的冇机物去除效果差。1.2化学技术1)预氧化技术。预氧化技术是指向原水中加入强氧化剂,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混凝沉淀效果。氯气会和水屮某些冇机物反应产生大量的卤代烷和氯化冇机物,且不易被后续的常规处理工艺去除。通过预

4、臭氧化不但可以使得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可生化降解有机物,还可以使得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从而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有利条件。高铁酸钾是近年來研究较多的氧化剂,它是一种优良的预处理药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发挥氧化、杀菌、吸附等多功能的协同作用。2)光化学氧化技术。光化学氧化法是在化学氧化和光辐射的共同作用下,使氧化反应在速率和氧化能力上比单独的化学氧化、辐射有明显提高的一种水处理技术。光激发氧化法是以臭氧、过氧化氢、氧和空气等作为氧化剂,将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和光化学辐射相结合,可产生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基。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以N形半导体

5、为催化剂的一种光催化氧化。起光催化作用的N形半导体有TiO2,W03,Fe203,TiO3等,TiO2因光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都很好,反应前后性质不变而被普遍采用。1・3生物技术1)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设置人工合成的填料,经过充氧的水,以一定的速度循环流经填料,通过填料上形成的生物膜的絮凝吸附、氧化作用使水中可生化利用的污染物基质得到降解去除。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少;缺点是填料间水流缓慢,水力冲刷小,另外填料价格较贵,加上填料的支承结构,投资费用较高。2)新型的

6、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它是指以超滤膜组件作为取代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单元设备,并与生物反应器组合构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装置。由于超滤膜能很好地截流来自生物反应器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絮体、分子量较人的有机物及固体悬浮物质,并使之重新返回到生化反应器中,这就使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有效的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2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对策2.1做好微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预处理通常指在常规处理工艺前采用适当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级去除的过程。预处理可使常规处理更好地发

7、挥作用,减轻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负担,改善和提高饮用水水质。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是指依靠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分解破坏水中污染物的结构,达到转化或分解污染物的目的的技术。目前采用的氧化剂主要有高猛酸钾、氯气、臭氧、过氧化氢、过碳酸钠、氧化偶合絮凝剂等。生物氧化法是一种借助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或减少可能在加氯后生成致突变物质的前体,如一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金属等的处理技术。生物处理单元可设在传统净水工艺的不同位置,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吸附预处理技术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黏土等。活性炭吸附最能有效去除水中的

8、有机物,并且可使致突变活性从阳性转为阴性。研究表明:当粉末活性炭的投放质量浓度为20mg/L时,可使常规处理工艺的C0D去除率增加20.8%~39.6%o2.2改善混凝剂和混凝工艺强化混凝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善混凝剂性能和优化混凝工艺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