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

ID:43807065

大小:18.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采桑子•九日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

2、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风兮萧萧。”;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tiáo):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⑧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

3、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

4、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平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赏析二】    觉魂销    安意如    我遥遥想着你站在那山的高处,远眺来时路,耳畔南雁长鸣。    乡愁磨损了眉头,怎么你寂寥,我也寂寥?你魂消时,我也魂消?    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古俗此日需登高,饮菊花酒,佩带

5、茱萸来消灾。你却因出使梭龙,远离家人。那乡路蜿蜒渐渐入了梦。梦又如何?梦中也迢迢,故园仍遥。    可能因为长在旅途之中,这种状态让我一直比较偏爱抒写离情的词。因为喜欢,要求也相对高,抒写离情的词要有一点愁心,两地相思,五分曲折,九分轩朗,才有十分可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标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诗有一种日光遍地耀地亮烈,它的婉转柔情也是春阳明亮,强悍而直接地照耀着人心深处。自“每逢佳节倍思亲”感动世人起,登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一种遥思远方亲人的方式,它更渐渐成为一种中国式缠绵叠嶂的

6、情结。    佳节,风光别,别的不是秋光秋色,而是心境。他们饮菊花酒,佩带茱萸,却少我一个人。    那一年重阳,王维在长安。他一生都是个幸运儿,多才多艺又很有人缘。唐宗室诸王都于他交好,乐于邀请他参加宴会。搁现在来说那就是顶极沙龙Party啊!按说王维应该很乐意参加这样的聚会,也不应该有孤独的感觉。但是王维就是王维,他的人始终冲和清淡。繁华于他不过满身阳光照耀,走过了,就能恢复青衫淡泊。重阳节想到的不是拎着礼去四处拜节,而是远在山东的父母兄弟。想着和他们在一起过节同乐。一杯菊花酒,一棵茱萸,就胜却琼宴玉液无数。    功名富贵有时也调皮也气人,有些人钻营一世也只能够着着

7、别人裤脚,有些人郎郎落落地站着,却已获得相看两不厌的尊重。    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阕《采桑子》却写的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寥寥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阕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乡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阕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