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

ID:43808987

大小:201.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14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_第1页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_第2页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_第3页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_第4页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学习材料(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控制部2008年9月换位思考全员参与以工作质量撬动实物质量全面提升——全员质量责任意识教育材料(之一)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是在真正面对质量问题时、面对质量改进点时,很多人却是“宽于待已,严于待人”,本位主义立场,怕麻烦。下面是我们在处理质量问题时经常说、经常听到的一些话:“这个不归我管!” “他们老是搞错,大大增加了我们后工序的工作量!” “现在的件怎么这么差!装调也不行,螺栓老是松、很多地方漏油!” “是他们没做好,不关我们的事,他们应该知道哪些没做好,我们没必要再列出具体的

2、改进点,再向他们反馈!” “你们反馈的问题太笼统了、太多了,我们无从下手!” “你问哪儿漏油?我不知道!” “我这么多问题都处理不过来了,哪有空详细写反馈信息!还要照片?!” “你们怎么老是盯着我们不放,怎么不去抓其他部门?!”以上这些话,实际上正反映着我们目前部分环节的质量管理现状,反映着我们部分人员的质量意识形态、反映出了我们部分环节的工作质量水平。 本学习材料是工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也是提高质量所面临和必需解决的问题,并非针对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学习材料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质量好?什么

3、是质量差?如何做好质量?第二部分:价值链各环节的工作质量、相互团结合作程度,决定着整机的实物质量第三部分:要提高实物质量,需要“换位思考、全员参与,提高工作质量”第四部分:主题要点回顾第一部分:什么是质量好?什么是质量差?如何做好质量?(一)“质量”是什么?质量的定义(ISO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可区分的特征)满足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简单的说“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二)“质量好坏”评价的标准就是“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提高质量”的过程就是“更好地满足要

4、求”的过程。符合现有标准的产品不一定是质量好的产品,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质量好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应以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用户使用的满意情况而定,产品质量完全达到了国家、地方标准要求,也达到了厂内质量要求,我们称之为“质量合格”,但如果产品在功能、适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比不上竞争对手,那么在用户眼中,我们的产品就不会是一个质量好的产品。 因此,做好产品质量,只有质量控制是不够的,必须在各环节都比竞争对手都强(比如:性能、操作、维修方便性、服务及时有效性),才是“更好地满足了要求”,才可能被认

5、为“质量好”。 对于以上这一点,工厂各部门应达成共识。(三)如何做好质量?要抓好产品质量,关键是抓好三点:1、先进的质量理念是前提;质量理念,也就是一个质量意识问题,要做好产品质量,企业全体员工应该统一质量理念: ①质量好坏的标准是由顾客确定的(公司质量方针); ②工作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 ③质量决定于产品形成的过程; ④第一次把工作做好……2、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生产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必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3、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是根本。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6、实物质量稳定、顾客满意,实际问题也就是具体问题,有些是管理问题,有些是实物问题,但都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组成部分,只有有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才能保证产品实物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则是单个的、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体系的有效运行则是一句空话。第二部分:价值链各环节的工作质量、相互团结合作程度决定着产品的实物质量1、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决定着实物质量一个产品,从概念开发,到批量销售,包括很多环节:调查顾客需求、法律法规要求(销售公司、技

7、术中心)→进行产品设计(技术中心转化为产品图样等技术要求)→编制工艺文件(工艺科车间转化为操作要求)→采购→按要求生产制造(制造部各车间)、零部件及整车检验(外检科、质检科)→整车发运(物流公司)→库存车维护(销售部门)→销售给顾客→服务(客户关系部),满足顾客要求。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质量检验环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整车实物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工作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2、实物质量的好坏,同时反映了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相互团结的综合效果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8、福特公司(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日本日产公司(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从兴到衰,再从衰到兴,都证明了这一点。案例一: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1974年,成立于1925年的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汽车总产量下降了26%,1975年减产,辞退了18000名员工,1975年底,30万辆新车滞留在仓库,资金缺乏。。。由于问题的增多,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也下降了,财务状况也急剧下降。。。1978年,更是存货堆积如山,每天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