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ID:43810506

大小:50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5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_第1页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_第2页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_第3页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_第4页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1.强酸溶液精确式最简式条件为:如果c2﹥20Kw,则可忽略[OH-]2.一元弱酸溶液精确式近似式若Ka·[HA]≥20KW,可忽略KW最简式若[H+]<500,则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4.两性物质溶液精确式若:Ka1>>Ka2,[HA-]≈c又Ka2c>20Kw,可略去“Kw”则得近似式再若[HA-]/Ka1>20,则“1”可略,得最简式若溶液呈酸性时,若溶液呈碱性时,近似式近似式精确式5

2、.弱酸及其共轭碱溶液最简式若弱酸及其共轭碱的分析浓度较大(即c1>>[OH-]-[H+];c2>>[H+]-[OH-])时,19.3配位滴定法一.配位化合物二.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一.配位化合物(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配合物的定义2.配合物的组成3.配合物的命名4.配合物的类型(二)配位解离平衡1.配离子的积累稳定常数和解离常数2.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配合物的定义定义:以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为中心(统称中心原子),一定数目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为配位体,两者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形成以配位个体为特征的化合物

3、,叫做配(位化)合物。(1)配离子与带有异电荷的离子组成的中性化合物如[Cu(NH3)4]SO4K4[Fe(CN)6](2)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如[Co(NH3)3Cl3](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2.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内界(配离子)外界中心离子配位体外界离子[Cu(NH3)4]SO4配位键离子键配位原子配合物的内、外界组成示意图(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中心原子(离子)中心原子(离子)又称为配合物的形成体,它是配合物的核心部分。其特征是:具有空的价电子原子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与配位体形成配位键。中心原子最常见的是一些过渡元素的金属原子,如Fe,Co,Cu等。非金属

4、元素的原子也可作为中心原子,如B,Si(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位于中心离子(原子)周围,与中心离子(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分子或负离子称为配位体(配体),如F–、Cl–、S2O32-、NH3等。配体的特征是能提供孤对电子。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直接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常见的配位原子是位于周期表中Ⅴ、Ⅵ、Ⅶ三个主族的元素,如F、Cl、O、P、C、N等。根据一个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将配体分为单齿(单基)配体和多齿(多基)配体。(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3)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

5、的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原子)的配位数。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4、6、8,最常见的是6和4。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与配体的齿数有关。如果是单齿配体,则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就是配体的数目;若是多齿配体,则配位数为配体的数目与其齿数的乘积。中心原子配位数与中心原子及配体的性质(电荷、半径、电子层结构等)有关,同时还与形成配合物的外界条件有关,增大配体的浓度,降低反应的温度,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合物。(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4)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原子电荷和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例如:[Co(NH3)2Cl4]–的配离子电荷数=(+3)+2×0+4×(–1)=–1若

6、配离子与外界离子组成电中性配合物,可以根据外界离子的电荷确定配离子的电荷。例如:K4[Fe(CN)6]中配离子的电荷为–4(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3.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法服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如果配合物中的酸根是一个简单的阳离子,则称某化某,如[Co(NH3)2Cl4]Cl,称为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如果酸根是一个复杂的阴离子,则称为某酸某,如[Cu(NH3)4]SO4则称为硫酸四氨合铜(Ⅱ);若外界为氢离子,配阴离子的名称之后用酸字结尾,如H[PtCl3(NH3)],称为三氯氨合铂(Ⅱ)酸;它的盐如K[PtCl3(NH3)]则称为三氯氨合铂(Ⅱ)酸

7、钾。(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命名比一般无机化合物命名更复杂的地方在于配合物的内界。处于配合物内界的配离子,其命名方法一般地依照如下顺序:配位体数—配位体的名称(不同配位体名称之间以中原点(·)分开)—“合”字—中心离子名称—中心离子氧化态(加括号:用罗马数字说明)。现举例加以说明:(1)氢配酸和氢配酸盐(配阴离子配合物):氢配酸的命名次序是:①酸性原子团;②中性原子团;③中心原子;④词尾用氢酸,氢字可以略去。(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氢配酸盐的命名顺序同上,惟词尾用酸而不用氢酸,酸字后面附上金属名称。如:H2[SiF6]六氟合硅(Ⅳ)(氢)酸Cu2[SiF6]六

8、氟合硅(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