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

ID:43822821

大小:3.9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5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1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2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3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4页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全面梳理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

2、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

3、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五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

4、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同性质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着眼点不同。(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2)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

5、践的关键是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被接受并得以实施,观念才可能转变为现实。1.环境问题是不是单指环境污染?不是。环境问题除了环境污染外,还包括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2.人口增长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但人口增长是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口的增长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人类过度索取自然界的资源,同时过量排放废弃物,导致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3.清洁生产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吗?不是。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废

6、弃物,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产生较少。4.可持续发展单是指环境保护吗?不是。可持续发展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故可持续发展并不单指环境保护。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3.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2015年工

7、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2002~2015年期间,该区域(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思维探究][答案] (1)C (2)C考向1 环境污染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回答(1)~(2)题。(1)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

8、征,叙述正确的是(  )A.2011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