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

ID:43822877

大小:2.6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5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_第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_第2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_第3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_第4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4.2山地的形成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知识点一地质构造的及其实践意义(一)常见地质构造的比较分析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岩层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

2、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二)常见地质构造研究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3.利用地质

3、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知识点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依据上面图示可以看出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交通运输点的区位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影响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线路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

4、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近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的影响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线网密度较小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平原地区线网密度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交通点的区位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

5、地方,地质条件要好利于飞机的起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其他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方法技巧】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3)

6、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知识点三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 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图1 地质地貌示意图图2 

7、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解题方法技巧】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一)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