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

ID:43836428

大小:43.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5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_第1页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_第2页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_第3页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摘要】目的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临床和手术明确诊断的68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8例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1例,其中7例经手术证实,61例经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能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对临床早期及时有效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是临床首选诊断方法。【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螺旋CTCT

2、诊断增强扫描中图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32-02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快,按病理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1]。CT检查目前已成为AP影像学检查的主耍手段,而且对AP及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重要作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腹部增强CT扫描是诊断胰腺坏死的金标准[2]。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我院经临床实验室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29〜79岁,临

3、床上均表现急性上腹剧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68例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61例经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其中43例患者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7例经手术证实。1.2CT检查采用PHILIPS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5mm,间距5mm,螺距1.0,部分病例胰腺加2.5mm薄层扫描,增强扫描采用碘海醇100ml,注射速度2.5〜3.0ml/秒,肘静脉团注法,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前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预防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2结果68例病例中CT诊断为急性水

4、肿型胰腺炎4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1例。CT表现:68例中有30例胰头增大,62例胰体、尾单独或同时增大,8例胰头表现基本正常;12例增强扫描后胰腺实质见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灶;平扫2例见胰腺体、尾部点状高密度灶(出血灶);胰腺周围渗液63例,其中渗液积聚在小网膜15例,左肾前间隙47例,左肾前间隙增厚51例,右肾前结肠旁沟积液7例,胰腺外渗、包膜增厚5例,5例见假性囊肿形成;11例合并心侧胸腔少量积液,13例伴少量腹腔积液。3讨论3.1胰腺大小改变和CT增强扫描的意义3.1.1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

5、现为胰腺体积呈不同程度增大,CT表现为体尾部增大明显,胰腺密度均匀或稍减低,周边轮廓清楚或模糊。肾前筋膜紧靠胰尾后缘,止常人腹部CT片显示清楚,如仅少量渗液,由于肾周脂肪层衬托,即显示肾筋膜增厚。由此可见,左肾前间隙积液是诊断急性胰腺炎较早,较可靠的征象Z[3]。胰腺肿胀在CT上显示为局限性或弥散性肿胀,前者可出现在胰腺任何部位,后者表现为胰腺成比例增大,胰头、体、尾各段均大于正常值,除胰腺肿胀外,CT值下降为另一特征,CT值可降为20〜43IIUo胰腺坏死在CT上表现为散在点状,斑片状及大片状低密度影

6、,胰腺轮廓模糊,脂肪层消失,由于胰腺是富血管器官,正常胰腺微循环在急性胰腺炎症期间被破坏,增强扫描吋,胰腺微循环被破坏的部分不强化而表现为低密度。本组47例胰腺前后径的测量参考Kreel和Sand,in的测量数据其确定的正常值为头部(23±3)mm,体部(20±3)mm,尾部(15±7.5)mm047例胰腺头部增大39例,最大值为35mm,胰腺体尾部增大41例,最大值为37mm。3.1.2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实质、胰周组织发生严重的脂肪坏死、出血、液化,其筋膜可以增厚,由于胰腺供血不足,增强效应明显

7、降低,特别是在胰腺坏死区内存在有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栓形成,甚至血管破裂吋胰腺坏死区可不强化,表现为低密度影,本组21例中,18例行增强扫描,有12例在增强扫描后显示局部点状或小片状不强化的低密度灶。7例重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手术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改变。出血和坏死灶呈局灶性或弥漫性。胰腺体积明显增大,但为弥漫性,胰头增大19例,增大最大值约35mmo胰腺体、尾部增大21例,最大值约37mmo胰腺密度改变,胰腺水肿的CT值V止常胰腺40Hu〜45Hu。坏死区域CT值约3Hu〜5Hu。出血区

8、域CT值明显增高,约为50IIu〜70IIu。胰腺包膜水肿、增厚,当胰腺坏死或包膜下积液时,包膜即被掀起,厚lmni左右。胰周改变:坏死性胰腺炎胰周改变主要为胰周脂肪层模糊、消失,说明炎性反应累及胰周脂肪组织,进一步发展,炎性反应渗液进入胰周脂肪间隙,胰腺被膜增厅掀起,肾旁间隙及小网膜囊内常见液体潴留。肾前筋膜增厚,CT示模糊条索影。并发症:一般为假性囊肿,为积液未能及吋吸收,被纤维组织粘连包裹而成,发生率约为10%,囊肿可位于胰腺内或胰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