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学分”实施细则

“科创学分”实施细则

ID:43837164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5

“科创学分”实施细则_第1页
“科创学分”实施细则_第2页
“科创学分”实施细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科创学分”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课外“科创学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全而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方生的综合索质,经学院经研究决定设定科创学分,具体细则如下:1.成绩标准科创学分将作为学牛综合测评、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且作为每名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成绩将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并在毕业时归入学生档案。各年级学生每学期需完成科创学分不同。各学期完成科创学分对应成绩:研究生:及格中等R好优秀第一学期>1.0>1.2>1.4>1.6第二学期>1.0>1.2>1.4>1.6第三学期>1.3>1.5>1.7>1.9第四学期>1.3>1.5>1.7>1.9年度考评时,各等级成绩所需学分

2、为对应学期相应等级的算术加和。外出实验的同学同样参加科创学分的评定。完成学分者视为成绩合格,不合格者将取消一切评优、补助等相关激励的评选资格。2.评奖、评优等要求2.1研究生1、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一学年内成绩平均成绩良好以上;二等奖学金一学年内至少一学期成绩是良好其他成绩为中等以上;三等奖学金一学年内成绩平均成绩中等以上。2、校优秀毕业生:四学期至少有一学期成绩为优秀,其他成绩为良好以上。3、省优秀毕业生:四学期至少有两学期成绩为优秀,其他成绩为良好以上。4、优干、三好等:截止到评选当月之前的平均成绩为良好以上。5、一学年内平均每人科创学分达到中等以上可以参评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党支部。2

3、.2发展党员要求研究牛:完成科创学分达到良好及以上。2.3科创类讲座加学分细则每学期需参加学院一楼布告栏发布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学校或学院的科技类讲座,每次讲座0.2学分。2.4.1科研立项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完成结题后项H负责人加2学分,二、三名加1学分,其他成员加0.5学分;2、特殊重大型科研立项完成结题后项H负责人加1.5学分,二、三名加0.8学分,其他成员加0.4学分;3、重人型科研立项完成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加1.2学分,二、三名加0.6学分,其他成员加0.3学分;4、普通型科研立项完成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加1学分,二、三名加0.5学分,其他成员加0.25学分;5、院级科研立项

4、完成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加().8学分,二、三名加0.4学分,其他成员加0.2学分;6、其它立项与以上相同资助等级的立项加分方法相同。以上各立项按结题成绩,逐级增加0.2分(普通型和院级科研立项逐级增加0.1分)。如普通型科研立项,若结题成绩优秀,负责人加1.3分,良好加1.2分,屮等加1.1分,合格加1分。每次通过检杳(每学期两次)力[10.2/0.1/0.05分,(院级科研立项加0.15/0.075/0.05),结题后加剩余的学分。2.4.2科技类竞赛1、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4学分,二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3学分,三等奖团队或个人加2学分,其他奖项加1学分,参加未获奖加0

5、.8学分。2、省级科技竞赛和校五四杯获得一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2.5学分,二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2学分,三等奖团队或个人加1.5学分,其他奖项加0.8学分,参与未获奖加0.5分。五四杯获奖做作品按照上面加分等级,负责人得满分,二、三作者60%得分,其他作者30%得分。3、校内科技竞赛(不含五四杯)获得一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1学分,二等奖团队或个人每人加0.6学分,三等奖团队或个人加0.4学分,其他奖项加0.25学分。参加未获奖加0.2学分。注:1、个人参与指导本科生该项目获奖的,指导者获分值=个人参赛获奖该项所对应的等级分值2、团队参与指导校内外科技类竞赛获奖的,团队的分值二个人对应的参与

6、分值x1.5;参加学牛的个人分值可由参赛的指导教师视学牛的参与的重要程度给予依次递减的分值或者按照人次取平均值。3、获得奖项的个人或团队需冇荣誉证书。每个参与或指导的学生需要提供书而的说明材料说明其本人在赛事中具体做哪些工作,并有负责的指导教师的签字。4、研究生为本科生做科创类指导讲座每次可获0.5.2.4.3科研类加分项论文被SCI收录的加分细则(可累加)被SCI收录笫一作者3分笫二、三作者2分其他作者0—1分论文被ELISTP收录的加分细则(可累加)第一作者2分第二、三作者1.5分其他作者0—1分论文被核心期刊收录情况核心期刊第一作者1.5核心期刊笫二、三作者1其他作者0—0.5论文被

7、一般刊物收录第一作者1第二、三作者0.5注:1、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研究牛视为第一作者加分。2、同一文章(作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只按最高级别标准加分,不累加。3、同一文章(项目)参加不同级别竞赛只按最高标准加分,不累加。4、以文章收录为准。向SCI、EI投稿没有录用的(要有退函为证)可以酌情加0.2分。发明专利(可累加)受理授权发明专利学生第1名12发明专利学生第2名0.51发明专利学生第3名0.20.5参加校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