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3839294

大小:175.7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5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KS5U解析】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

2、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A项正确。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但是与材料强调分封制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不符,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法等级的内容,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开拓疆土的内容,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助于国家政整观念的形成,排除D。2.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A.思

3、想超越了儒学范畴B.重视对民众的教化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A.反对盲目崇拜圣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苟子认为人的欲望与生俱来的,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故苟子重视对民众的教化,B项正确。荀子屈于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仍在儒学范畴,排除八。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民本思想,而是强调重视对民众的教化,排除C。D项李哲的观点,与材料荀子的不符,排除。1.《汉书•礼乐志》称“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这与《毛诗)提出“变风”“变雅”说的精神一致,都是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这说明《诗经》A.托物言志B.借古讽今C.客观

4、真实D.反映了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和所学知识可知,以时代和王道兴衰言《诗》,反映朝代的盛衰,故说明《诗经》反映了时代特征,D项正确。托物言志属于表现手法,与材料强调《诗经》反映了时代特征不符,排除A。借古讽今属于表现手法,与材料强调《诗经》反映了时代特征不符,排除乩材料没有体现《诗经》客观真实,而是强调《诗经》反映了时代特征,排除C。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來研究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元和以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

5、辰造口口口钟,重口口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口口口成雷口口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口口富貴宜田家口意口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D.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吏人得之,致二千石”“直(值)钱七千二百”“真(值)钱二千四百”可知,反映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情况,故D项正确。材料是青铜器的铸造与销售情况,与盐铁官营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产品流入市场,故不是官营手工业,排除A。材料和国家赋税的征收无关,而是反映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排除C。1.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

6、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屈,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变造”制度是指将庸调本来应收的实物转换成白银等轻货,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白银的货币地位,而是强调“变造”制度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儿材料反映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方便缴纳赋税,没有涉及提高政府赋税标准,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家财政困难,而是强调唐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排

7、除D。2.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本籍任职,其到任需提交口身材料,然后市本州知州、通判进行审查,合格后再连同所回避之人,分别向转运司递交担保。若有诈伪,则要处以杖一百的惩罚。这说明宋代A.注重维护统治机器正常运行B.建立了完备的官员审查制度C.在地方实行了权力制衡体制D.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回避制度规定执行个人屮报与相关部门审查相结合的程序,体现建立完备的官员审查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