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ID:43840467

大小:38.6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5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_第1页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_第2页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_第3页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_第4页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010—5-25李禄俊一、党内基层民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特别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來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作为党领导下有序进行的体现党内民主的选举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机制,实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的结合,切实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实现领导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在

2、农村的执政合法性,激发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参与农村各项事业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在2006年到2007年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中,几乎每个省份都进行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试点。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总结党内选举试点改革的经验,明确提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要求“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肯定了非党员群众具有与推荐基层党组织领

3、导班子成员候选人的权利。可见,党的十七大之后,随着基层党内民主更大的发展,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更多地涌现出来,基层民主势必将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大突破口。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自常任制改革试点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基层民主选举产生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除确立了直接选举、差额选举、秘密选举等基本原则外,还在如下几个方面収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在党代表的直选工作中有很多突破党规条例的做法,包括改变提名方式、扩人茅额比例、实行竞选演讲、全程公开等等。二是在基层党内选举中,初步建立了有党外群众参与的党内初选制度,把“第一票”即候选人的提

4、名权交给了群众,在党内基层民主实践积累了诸多经验且改革条件已基本成熟之时,我们需要将党内基层民主引向更高的层次。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只制定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与提名程序。三是在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拔中试行“公推直选”,竞争性选举从村支部向乡镇党委班子蔓延和提升,实行开方式提名、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这些突破在极大的程序上体现了党内民主的选举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机制,实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的结合,切实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改善党群T群关系,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合法性。当然,基层民主选举也有不尽如人

5、意之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过于强调组织意图,选举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制定候选人资格条件时,有时以组织提名人选为参照系,量身定做;候选人提名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党员或党员代表联合提名;直选范围及差额比例偏小,对乡镇党组织负责人的选举还没有具体差额比例的规定。二是运作方式比较封闭,党员群众“四权”落实还不够到位。选举发动工作不够深入,大多数停留在会议动员层面,党员群众对选举信息学握不全血;酝酿环节欠透明,党员或党员代表对酝酿过程知晓程度不够;候选人与选举人缺乏双向交流,候选人之间也缺乏竞争;选举结果有的公布不及时,选举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

6、影响。三是制度执行存在随意性,具体操作述不够规范。选举指导机构定位不准,往往氢指导变成直接干预;随意裁减操作环节,如有的地方为保证“组织意图”,以“沟通”、“做工作”为名,阻止党员或党员代表另选他人;没有为秘密填写选票创造条件,反而在选票设计、流动票箱收票等环节做文章,使选举人难以表达真实意志。四是纠错功能发挥有限,监督保障不够有力。独立于选举工作的监督机构缺位,没有专门力量对选举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对选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缺乏明确界定,有些规定则过于笼统,操作中难以把握;有的对明显的违法违纪行为教育惩处不力,气管刚性约朿;选举出现偏差时,气管有效的

7、措施来调节或补救。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其一,任命制和选举制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体系,在任命制的框架下搞改革,两种体系的冲突显而易见。改革的探索,最终变成了当选者在传统体制下升职的阶梯。把这种情况解释为“对公选成果的肯定”无疑是勉强的。其二,制度运行过程中问题不少。选举是一个过程,包括公开、承诺、投票等多个环节,但实践中只剩下投票,其他环节被忽略了。如现在的候选人提名方式和介绍办法,不利于选举人对候选人有充分的了解,使得选举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虽然有无可挑剔的文字规定作为操作规则,但在实践中,往往还通行着“潜规则”,而这些“潜规则”往往可以

8、冲击字面的种种规定。如内定、陪绑,差额选举流丁形式,择优冃的当然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选举难免流于形式。例如,候选人提名方式上级指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