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

ID:43841286

大小:517.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5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_第1页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_第2页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_第3页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_第4页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_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卷第4期中国药剂学杂志Vol.12No.42014年7月ChineseJournalofPharmaceuticsJuly.2014p.115文章编号:(2014)04–0115–08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王志昆,张欢,孙晓岩,王东凯*(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以紫杉醇为难溶性药物模型,制备自组装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方法谷胱甘肽作为还原剂,经细胞超声制备白蛋白纳米粒,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结果表明BSA-1浓度为1.5g•L,谷胱甘肽用量为90mg,紫杉醇/白蛋白质量比为1:20时,可以制备出表面圆整,粒径为91

2、.19nm,zeta电位-12.8mv,包封率为90.8%,载药量为4.5%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符合peppas模型,n=0.29,主要以扩散释药为主。结论自组装法制备出的白蛋白纳米粒粒径均一可控,并可显著提高白蛋白对难溶性药物的包封率。关键词:药剂学;白蛋白纳米粒;自组装;紫杉醇;粒径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志码:A蛋白质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特点,因而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从来源上常用的有2种,即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其中,又以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最为广泛。2005年,由FDA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乳腺癌的Abraxane

3、®,就是以人血清白蛋白包载紫杉醇研制成功的纳米制剂,其毒性小、使用方便、靶向性强,治疗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Taxol®。基于此研发出的多西紫杉醇、雷帕霉素、烯丙基氨基格尔德霉素的白蛋白纳米制剂也已进入临床研[1]究。[2]常见的白蛋白纳米粒制备方法为去溶剂化法和乳化超声法2种,前者应用于难溶性药物包封率极低,后者则因制备出的粒径较大,且油相极难除去而受到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作者选用了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以安全无毒的谷胱甘肽作还原剂,诱发白蛋白自组装形成白蛋白纳米粒,再经细胞超声粉碎进一步控制和减小粒径。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粒径在几百纳米

4、以下,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包封率。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毒的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等,仅使用少量乙醇。另外,纳米粒表面保留了丰富的游离氨基,有利于对纳米粒表面进行进一步的修饰(例如聚乙二醇化、叶酸修饰等)以提高制剂的靶向性,因此本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仪器与材料BS110S型精密电子天平(北京Sartorius仪器系统有限公司),PB-10Sartorius普及型pH计(德国Sartorius股份公司),ZetasizerNanoZS90粒度测定仪(英国Malvern公司),PF-101T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TGL-16G台式高速离心机(

5、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收稿日期:2014–03–21作者简介:王志昆(1988–),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E–mailzhikunmishu@163.com;*通讯作者:王东凯(196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Tel.024-23986310,E–mailwangycsyphu@126.com。116中国药剂学杂志第12卷JEM-100B透射电镜(日本JEOL公司),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紫杉醇原料药(武汉神曲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含量质量分数为99%,批号:12081

6、2),牛血清白蛋白(Ⅴ,安徽合肥Biosharp生物科技公司),透析袋(美国Viskase公司,截留相对分子质量:8000~14000),三硝基苯磺酸、氯化钠、乙醇(分析纯,市售),乙腈(色谱纯,市售)。2方法与结果2.1检测方法的建立2.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含量经紫外扫描,确定检测波长为227nm。经筛选优化,确立流动相组成及比例为V(乙腈):-1V(水)=60:40,进样体积10μL,流速1.0mL•min,样品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该条件下,紫杉醇保留时间约8min,溶剂、白蛋白等对紫杉醇的测定无干扰,色谱图见图1。经方法学研究,紫杉-1-1醇在1.

7、09~54.4mg•L质量浓度内线性良好(A=38384ρ-386.27,r=0.9999);低(1mg•L)、中-1-1(20mg•L)、高(50mg•L)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21%;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良好(RSD<2.0%);溶液室温24h内的稳定性良好(RSD=1.99%)。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法适用于紫杉醇含量检测。ABA-BSA;B-PTX-BSA-NPsFig.1TheHPLCchromatograghsofBSAandPTX-BSA-NPs图1白蛋白和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