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

ID:43843237

大小:112.5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5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33题(初一期中历史材料分析)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3分)商鞅、秦国、法家(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

2、治理。(3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6分)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4分)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2分)(4)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所以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5)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

3、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6)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2、某校初一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

4、表人物。(8分)(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道家,庄子(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法家,韩非子(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儒家,孔子(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墨家,墨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自《汉书》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

5、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和时间。(4分)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公元前356年(4分)(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6分)(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成功的(1分)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变法目的已达到,所以是成功的。(2分)4、(1

6、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题昭君墓》请回答:(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3分)材料一认为昭君出塞使北方边镇安定,社会生产发展,匈奴与汉朝友好相处。(3分)(2)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4分)前两句反映的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争,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4分)(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5分)持赞同态度。(1分)因为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

7、间的战争,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4分)(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两段材料都表达了希望边镇安宁,社会秩序安定,民族友好交往和相处的愿望。(3分)5、(20分)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4分)指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x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分)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了汉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4分)(2)按由东向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