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

ID:43847650

大小:22.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5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_第1页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_第2页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_第3页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天行者》有感——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心撑起大山深处“爱的教育”乡村民办教师心中“爱的火炬”——再读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有感刘醒龙,1956年1月10日生于湖北黄州,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威风凛凛》《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痛失》《弥天》《圣天门口》《天行者》,以及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出版有多卷本小说集《刘醒龙文集》等。出版于2009年的长篇小说《天行者》于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一)再读《天行者》,或许缘于一种感恩的心,突然间勾起了我想回到大山深处执教的冲动。我来自湖北老少边山穷的鄂西——恩施建始

2、。可以说,启蒙时期所受的教育全部来自于民办教师,他们大多数是我们村里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至今还忘不了张老师每早把牛羊放到山后,到学校时那湿湿的裤腿儿,整个乡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大多如《天行者》中所写的民办教师一样,给了我最初的文化启蒙。穿越《凤凰琴》改编的电影,那座大山,那所小学,那把凤凰琴的声音至今还萦绕于脑海,咱们小时候升国旗的画面如同刻在了心田。大山下的那所小学,三位民办老师支撑起远山深处的教育,或许他们教不出清华、北大的学子,但他们教会了学生识文断字,给了他们一双走向社会的隐形的翅膀,他们会因阅读而丰富思想,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他们用责任和爱教会了学生

3、做人的道理,他们一言一行让每个学生感动……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到头来,他们依然贫穷,依然痛苦,依然在替天行道。他们背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安抚着全国所有乡村儿童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识了字,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做人,懂得了爱。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走出了小村庄,走向了全国和世界各地;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的经济才日新月异;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由愚昧走向文明,贫穷走向富有……今天的我有幸成为一名编辑记者,只可惜没有作家与诗人的笔墨和情怀。这就要求我,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再读《天行者》,与各位共勉。(二)《天行者》是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

4、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书写了一群民办教师在农村中的坚守与盼望,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四百多万民办教师的近乎临摹式的描写。长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民办教师的形象一直被限定于低下的文化、社会地位之中,政治形象以及教育贡献往往被简单的勾勒或直接忽略,而刘醒龙则超越了这层简单的政治道德评价,立体地表现了中国民办教师在底层无私奉献的形象。刘醒龙有感于这种现象,1992年为他们写下中篇小说《凤凰琴》。《凤凰琴》在取得巨大成功后,刘醒龙接到众多读者来信希望看到小说的续集。刘醒龙并为理会这些信件。而十几年后,乡村教育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作者又有感于一篇讲述乡村教师的文章

5、于是写下了《凤凰琴》的续集。《天行者》从宏阔的政治、文化以及时代变革的历史进程出发,深度把握了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命运,透过民办教师的道德光辉,深入地窥探了民办教师的文化心理!同时,《天行者》不同于其他书写民办教师的作品的是作者也将艺术触角深入到广袤的中国乡村,该书秉承了作者现实主义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作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刘醒龙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乡村文明,并用批判的眼光重新解读都市。他渴望都市中的人们能够重建自己内心的乡土世界,在喧嚣的闹市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刘醒龙在小说中力求还原民办教师最

6、真实的人生,赋予他们以“人”的各种情态,使他们既具备民间英雄的大义胸襟,也带有普通人的蝇营狗苟、鼠肚鸡肠。其作品重点突出民办教师作为乡村启蒙者的英雄人格,塑造出他们作为乡村心灵守护者的形象,作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另一种文学世界。(三)让我们一起分享《天行者》的部分片断和作者的创作情怀。界岭是一个偏远、落后、贫困的地方。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

7、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有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最后将名额让给新来的年轻人。小说中还描述了这些民办教师,不仅要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后观念和势力进行斗争。这更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敬重。  小说将几位民办教师的工作事业和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我们讲述了他们许多悲欢动人故事。这里有几处细节描述请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高考落榜生张英才焦急等待舅舅给他安排工作。身为乡教育站的万站长为两个即将成为民办教师的年轻

8、人分配去向发愁:一个是外甥,一个是旧情人的儿子蓝飞,哪个去盛产男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