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ID:43861880

大小:42.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_第1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_第2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_第3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_第4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摘要: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的“源发地”之一,这些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频频爆发的公司il闻使得公司治理、公司财务等问题不仅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2、同时也成了政府、媒体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其屮,有两个问题正在EI益引起关注,一是公司治理的完善,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个研究主题的凸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合在一起,对二者的融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冃前,现有文献大多指出,企业应该将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治理的新内容,要求在公司治理屮加入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与机构设置等。例如张兆国(2008)指出,要突破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建立起一个能够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从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王阳(2009)认为

3、传统的以股权保护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不足,应该基于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塑。二、同源: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溯源(-)公司治理理论溯源公司治理虽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但是公司治理问题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现代企业的诞生(韵江、高良谋、2005)o与古典企业不同的是,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屮具有特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企业诞生之前,企业的形式以业主制和合伙制为主,即处于经济学上的古典企业阶段。古典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产权结构单一,在古典企业阶段,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资本主要靠企业主个人或家庭的投入

4、,并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积累来扩充资本,因此这一阶段的企业,其规模较小,产权结构也比较单一。单一的产权结构使得企业的责权利更加明晰,企业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协调各类资本投入者Z间的关系,也无需设计各种制度来保护股东以及债权人的权益,所以在古典企业阶段,单一的产权结构使得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投资者保护等问题显得不那么重要。古典企业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合一。两权合一使得企业业主享有完全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主必须对其所投入的资产负责,同吋必须对其各项经营决策负责,而且在古典企业阶段基本上都是承担无限责任,这样使得古典企业中,激励约束问题显得相对

5、次要。因此在古典企业阶段,两权合一使得围绕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责任权利配置的公司治理安排无法体现其重要意义,公司治理尚未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而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如美国经济史学家钱得勒所言,支薪经理的岀现以及企业规模的膨胀使得企业性质发纶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以股份制、仃限责任制以及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阶段,公司治理便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也逐渐成为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的重要课题。现代企业有着复杂的产权结构。由于股份制的产生,以及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的发达,使得现代企业可以迅速集中起人量的资本,但同时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

6、也FI趋复杂,如何协调各类资木投入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护资本投入者的权益,如何配置各类资本投入者的责任与权利等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机构设置等成了企业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现代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如何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并约束其机会主义行为就成了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之一。因此,在所有权就够复杂、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代企业的诞生是公司治理理论的源头。(-)社会责任理论溯源“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

7、24年由美国人谢尔顿提出的,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耍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在1929年,通用电气的OwenD.Yong指出,“企业实质上是一类社会公共机构,经理是机构的受托人,因此除维护股东资本的安全外,企业还需要公止地协调股东、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的利益。”其后,围绕着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理论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始于20世纪初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派与新自由学派掀起了60年代关于企业角色的争论;80年代末美国学界嫌弃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立法的大辩论一直持续到现在。经过多次大讨论,如今企业社会责

8、任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