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研究综述

黄宗羲研究综述

ID:43863467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黄宗羲研究综述_第1页
黄宗羲研究综述_第2页
黄宗羲研究综述_第3页
黄宗羲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宗羲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宗羲研究综述黄宗羲研究综述程志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哲学史的“行当内”,而且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对黄宗羲都倾注了相当的心力,使得黄宗羲研究出现了i个高潮。时至现在,关于黄宗羲的研究似乎冷寂了下來,只是不时有一些相关的论文发表,或一两本著作问世。这些论文和著作已形不成黄宗羲研究的学术思潮,但是,这些成果却人多是在“风云激荡”或“心潮澎湃”后冷静的致思和纯学理的探究。它们虽失去了往口的强力刺激,但却日益成为一种“纯粹学术”的辩论,故其论理更具理性,结论更趋公允,逻辑更趋周密。尤其是这些论文和著作

2、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并在一个新的学术环境下形成的,故研究更深刻、精致,更符介学术规范,也更具学术味道。冋首改革开放后20多年來的哲学史硏究,我们可以辨析出,黄宗羲研究基木上是循着“叙事”和“论辩”两大路数展开的。所谓“叙事”,是指历史研究的理路,其重黄宗羲其人、其事和其思想背景的发展脉络、迁延丿力程以及史实考据。所谓“论辩”,是指观念研究的理路,亦即哲学的研究,其重黄宗羲哲学文木中概念、话语的把握,义理的流变和其哲学思想的结构联系。事实上,在对黄宗羲的研究中此两大路数并非“泾渭分明”,“叔事”与“论

3、辩”互不搭界,而是相互纠葛交缠在一起、月•互相提供理论支撑的。除此两大路数的研究之外,还有的学者从科学史、政治思想史、诗歌、文学乃至经济、税制等视角对黄宗羲的文木进行了研究。以两大路数为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成果主要有两个方而。一个方而是对于黄宗羲著作文本的“抢救性”整理颇有成效。不仅其传世的著作版木得以进一步考证,重新印刷出版,而且还搜集、发现了其散佚多年的一些文本。《留书》系黄宗羲早于《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哲学著作,长期以来被归于散佚Z列。后在国家图书馆中找到了其文本,为研究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

4、想,尤具是为研究其政治秤学思想的姻变过程提供了绝好的文本依据。非常重要的是,重新整理和考证后的黄宗羲著作文本得以汇集成十二卷木的《黄宗羲全集》,为时人和后人的黄宗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准确的依据。《黄宗羲全集》的岀版可视为由今溯往黄宗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另一个方面是对于黄宗羲思想义理的诠释。这又可明显地分为两个入手处。一是对于黄宗羲政治衿学或政治思想的阐釋。其以《明夷待访录》为下手处,兼及对于《留书》的研究。对于黄宗羲政治押学或政治思想的阐释主要I韦I绕具思想是否为民主思想这一核心论题展

5、开,并由此而形成主民本思想和主民主思想两大阵营。主张其为民主思想的以洛克、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为参照,以在其间寻求共同义理甚或共同话语,尤其以在黄宗羲的文木屮寻找相同话语或义理为进路;主张具为民木思想的以儒学传统、尤具是以民本思想传统为参照,以在其间寻求义理脉络的联系为进路。二是对于其“纯哲学”概念和义理的介绍、理解和诠释。如对于黄宗淡的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思想义理的阐释,对于其思想体系逻辑结构的解析,对于“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命题内涵的疏解,对于黄宗羲思想义理与宋明儒学(主耍是阳明心学)之关

6、系脉络的贞立,乃至于对于黄宗羲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的对照研究等。这些研究的落脚点在黄宗羲文木中的禅学概念和义理对于黄宗羲的史料资源的整理、汇集,对于黄宗羲学术义理的分析和诠释,无疑为我们现今和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徳国粋学家迦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所说,过去对于文本的研究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传统,而这传统作为一种“前观念”乂必定被带入我们现今的文木解释中。1[1]这种“前观念”是20多年来诸位治黄宗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为我们所做岀的贡献,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更不能对此持否定态度。视而不

7、见和否定态度不仅极易导致我们研究中的虚无主义,产生研究屮的极端观点,进而引起学术研究“破坏性”的左右摇摆,而且,按照迦达默尔的理论,完全否定传统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现今的思想和观念是由过去的传统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黄宗羲研究屮的“前观念”以及由此“前观念”所形成的“传统”。不过,事实上,对于文本的诠释又的确是历时性的,“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下、甚至不同的时间下対文木会冇不同的理解,而且诠释木身又是诠释者的个人行为,不同的诠释者对于同一文本亦有产生不同理解的町能。因此

8、,诠释的历时性和个体性的特点既耍求我们尊重别人的理解,同时也允许我们怀疑别人的理解。诠释和理解是敞开的。我们虽肯定了以往黄宗羲研究的“传统”,但我们也不能对黄宗羲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视而不见。当然,这些问题和不足恰是本书得以展开的前提,否则,重复前人的劳动就失去了写作本书的意义。以今天的视野來考量的话,搁置黄宗羲研究中的“叙事”理路,单就“论辩”的理路看,以往的研究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其一,完全套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和结构来解构和阐释黄宗羲的思想系统。众所周知,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