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ID:43865581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黔江区黄溪镇中心小学校刘国华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突破性进展,新的教育形势对现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曰益强烈,优化、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优化和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如何利用好、发挥好现有资源,以获取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重塑学校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发展,增强“以人为本”管理意识,不断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创新历程。为了进一步唤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向管理要质量”的意识

2、;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进一步激发教师从教治学、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引向科学化、民主化、人本化轨道,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实施新课改以来,许多学校开展了新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力争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仍然没有跳出陈旧的“老套式”。很难想像,用过去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否能让教师产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因此,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下面就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

3、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研、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1、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丧失,导致教师教研意识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

4、学生学习成绩,参加教研活动只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如:教案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教案详略与否以及量的要求;作业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及时批改、是否全批全改以及是否有典型例子摘录与反馈;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考后是否进行评讲;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津贴、评优、评先等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从而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2、教学常规管理只停留于形式,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教

5、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设置,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抽查记录的只是:备课认真、环节完整、超前备课、目标明确、手段多有体现,有练习设计等。听课了解的情况:一是个别教师上课不带教案,说教案放在家里没带来;二是许多教师都是抄《教案集》的现象;三是有部分教师采取网络上下载的现成教案,也没有进行适当修改与补充;四是还有个别教师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五是教师参考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六是教案设置中能体现应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也很少体现如何组织学生活动的设计。(2)上课

6、: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课堂评估没有具体标准进行评定;二是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教师没有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教师采取注入式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传统教学方式还是难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难以落实。(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作业没有层次,学生没有选择作业的权利;二是为应付检查,只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质量,更谈不上作业训练的梯度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7、三是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布置课本上的书面作业,缺乏补充一些课外的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调查性作业;四是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作业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挤占了学生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听评课:每学期学校均规定每位教师听评课的节数,其本意应该说是好的,可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进行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但在具体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教师听评课流于形式、漫无目的、听后也没交流;二是没有形成促使执教者和听课者提高水平的运行机制,只当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三是检查只是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