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

ID:43869803

大小:84.43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6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_第1页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_第2页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_第3页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_第4页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7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女性外生殖器1.外生殖器的范围又称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Z间的组织。2.外生殖器的组成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组成。青春期阴阜开始生长阴毛,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为女性第二性征之一。大阴唇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是外阴局部受伤易形成血肿的部位。小阴唇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裳,表面湿润无毛、神经末梢丰富,极敏感。小阴唇前端包绕阴蒂,后端与大阴唇后端会合,形成阴唇系带。位于两侧小阴唇顶端,有勃起功能的器官是阴蒂,含

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其敏感。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阴道口两侧,腺管细长,有感染易致腺管口闭塞,形成脓肿或囊肿。3•会阴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肚门之间的软组织,由会阴浅、深横肌和球海绵体肌及肚门外插约肌等肌腱联合组成的中心腱,称“会阴体”,厚3〜4cm,由内向外逐渐变窄呈楔形。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裂伤。(-)女性内生殖器1.阴道上宽下窄,为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及胎儿娩岀的通道。由黏膜、肌膜和外膜构成,大部位于小骨盆腔内,后方以结缔组织和直肠紧密粘连,前方与

3、尿道也以结缔组织牢固连接,上端连接子宫颈,下部穿过尿生姑膈,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环绕子宫颈部分形成阴道穹窿,阴道后穹窿最深,其顶端为直肠子宫陷凹底部,为腹腔最低点,当盆腔内脏器官出血或积液时,可经后穹窿穿刺或引流,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意义。阴道壁由黏膜(有周期性变化)、肌层和纤维构成,有较大的伸展性;阴道壁富有静脉从,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阴道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2.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呈倒置梨形的空腔肌性器官,大多呈前倾前屈位,前与膀胱,后与直肠为邻;腔内覆以黏膜,称为子宫内膜(分功能层和基底层)。正常成年人子宫长7〜8cm,厚2〜3

4、cm,重50g,容量为5mlo子宫是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月经的部位。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其上端隆起部分称子宫底。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狭窄部位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时长1cm。成年人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有4条: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紙韧带。圆韧带: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保证子宫不下垂;宫紙韧带:将子宫向后上方牵引,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间接)。宫颈阴道部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医学教育网整理)。3.输卵管是

5、精子与卵子相遇发生受精的部位;有输送孕卵的作用。为一对细长弯曲的管道,长8〜14cm,内连于子宫角,外侧游离。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为正常受精部位)、伞部。输卵管黏膜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4.卵巢为灰白色,呈扁椭圆形,位于子宫两侧,输卵管的后下方,附着于阔韧带后叶,是一对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性腺器官,约为4cmX3cmXlcm,重5〜6g,幼年卵巢小而光滑,成年后卵巢增大并由于每次排卵后在卵巢表面留有瘢痕而显得凹凸不平,绝经后萎缩变小、变硬。卵巢表面无腹膜。卵巢组织分为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在外,含有原始卵

6、泡及致密的结缔组织;髄质在卵巢的中心,无卵泡,含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的平滑肌纤维。1.内生殖器邻近器官有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它们相互毗邻,相互影响。(1)尿道:位于阴道前、耻骨联合后,从膀胱三角尖端开始,经过泌尿生殖膈,止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2)膀胱:位于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其大小、形状因盈虚及邻近器官的情况而变化。(3)输尿管:从肾盂开始下行,于子宫颈旁约2cm处,在子宫动脉后方,与之交叉,向前方进入膀胱。(4)直肠: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紙骨。(5)阑尾:长7〜9cm,位于右骼窝内。其位置、长

7、短、粗细变化颇大,有的下端可达右侧输卵管及卵巢部位。(三)骨盆1•骨盆由左、右2块髓骨和1块尾骨及1块舐骨组成,以耻骨联合上缘、骼耻缘、紙岬上缘连线为界。包括耻骨联合、舐語关节、紙尾关节。连接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中有两对重要的韧带,一对是紙、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紙结节韧带,另一对是紙、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紙楝韧带。以耻骨联合上缘、骼耻缘及紙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假骨盆(大骨盆),下部为真骨盆(小骨盆)。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称骨产道。2.骨盆平面(1)入口平面:为真假骨盆的交界面,有4条径线,即入口前后径(llcm

8、).入口横径(13cm)>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斜径、右斜径,12.75cm)o(2)屮骨盆平面:为骨盆最窄平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在约第4、5駅椎间。有2条径线,即前后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