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ID:43869974

大小:79.6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6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_第1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_第2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_第3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_第4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指导学习重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难点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学习方法指导认真阅读资料,写读书笔记。学习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

2、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3、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屮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

4、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I1T阶段FI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

5、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思考练习1、你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那些内容?2、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做出哪些努力?3、关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过哪些尝试?4、你认为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矛盾吗?为什么?5、你觉得应该如何设计语文教学,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你觉得语文学科重视跨学科学习有何意义?笫二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设计思路第二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设计思路学习指导学习重点

6、1、语文课程总目标2、三维目标与教学设计思路学习难点1、三维目标的融合2、知识落实与学生体验的关系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关于总目标三个维度的阐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一、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语文标准》的整个第二部分是“课稈目标”,在文本中占了很大篇幅。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屈

7、丁•主体部分。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在我国历年公布的教学大纲中,没有“课程目标''这一项,所以大家可能对此有些陌生。如果要作比较,那么课程日标大致与教学大纲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对应,这样说大家会容易理解一些。确定语文课程冃标,与理解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总要求直接相关。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8、、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对语文素养的总认识。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索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