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语文背背佳

衡中语文背背佳

ID:43871335

大小:102.58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6

衡中语文背背佳_第1页
衡中语文背背佳_第2页
衡中语文背背佳_第3页
衡中语文背背佳_第4页
衡中语文背背佳_第5页
资源描述:

《衡中语文背背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衡中语文背背佳编者按: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作为高考的一种题型,诗歌鉴赏实际是帮助我们进一步领略它的奇美,洞悉它的精髓。但对诗歌鉴赏,很多同学茫然不知所措,苦于鉴赏术语的贫乏,鉴赏语言的空洞,在这本小册子中,老师们结合高考题及一些典型的诗歌,向大家介绍了鉴赏必备的术语。包括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形象分析等方面。还相应的跟了一些答题思路规范分析,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诗歌鉴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了我们灿烂的未来,也更为了让我们的诗歌瑰宝大放光彩

2、,让我们拿起这本书,诵读、品鉴,让品读成为习惯,让鉴赏成为专长。目录(一)诗歌题材分类汇总(二)诗歌表达技巧(三)诗歌语言风格诗歌形象分析(五)诗歌思想及作者态度(一)诗歌题材分类汇总古代诗歌按照题材可划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羁旅诗、闺怨诗、征战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思乡怀远诗。⑴咏史怀古诗i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事件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3、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屮,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咅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

4、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3、典型咏史怀古地点: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等。4、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

5、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吋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I'可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

6、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僦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Z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蜀相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㈢怀古伤今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

7、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主要有:营盛今衰型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令;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

8、事沧桑之感。示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风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富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口,长安不见使人愁。解析:吴宫山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荒凉的古墓了。例如:【2011新课标】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