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ID:43873020

大小:60.31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6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_第1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_第2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_第3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_第4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矿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一)水文地质测绘1、总则12、测绘工作内容13、测绘工作方法54、资料编录和整理8(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111、一般要求112、观测方法与要求113、钻孔岩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134、原始记录及资料整理17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质量标准和等级标准18(三)生产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191、编录目的192、编录内容193、编录工作要求204、编录成果2021(四)抽水试验211、一般耍求2、抽水设备的选择223、抽水前的准备工作234、止式抽水235、抽水资料整理26(五)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

2、271、一般要求272、地表水的观测283、地下水的观测324、水样采取335、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35二、矿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37(-)工程地质测绘371、总则372、测绘内容37(二)岩(土)样采样要求39三、矿区环境地质工作41(-)环境地质调查41(二)煤层瓦斯42(三)地温43(四)矿区环境地质评价45七、结语47_>_A一、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勘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和矿山生产的安全。二、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是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预测矿坑涌水

3、量,指出供水水源方向,提出防止矿坑水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和环境影响的意见,以及排供结合,综合利用的建议,对坑道顶底板稳固性作出初步评价,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三、本细则主要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91)、《煤、泥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煤田水文测绘规程》(试行198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50/139-2003)编制而成。参阅资料:《水文地质手册》、《工程地质手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试用本)、《专门水文地质学》等。>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一)水文地质测绘1

4、、总则(1)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作,其任务是通过对地表水、地下水露头或人工揭露点的调查、访问、观测,对含水层或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分布和埋藏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进行研究,为分析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坑充水因素与边界条件,提供基础资料。(2)测绘的比例尺,区域按1:50000或]:25000精度,矿区的比例尺,根据勘探阶段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朵程度确定。普查阶段:1:50000——1:25000详查阶段:1:25000——1:10000勘探阶段:1:10000——1:5000注:水文地质测绘所使用的地形地质图比例尺

5、应等于或大于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原则上应与矿区地质图同。(3)测绘的范围,区域水文地质测绘和普查阶段的水文地质测绘,应该是比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尽可能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区在内。勘探和详查(终)阶段的水文测绘应包括疏排地下水时人工流场可能出现的分水岭范围。(4)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结束后,应由上级组织有关人员,按设计的要求和细则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2、测绘工作内容(1)一般要求①测绘内容a、含(隔)水层层数、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范围,含水层裂隙、溶洞发育情况与富水性、隔水层的隔水性能。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6、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份。各含水层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b、泉、井出露的标高、层位、岩性、出露的方式,测定流量、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动态变化。C、地表水的分布,平水位与洪水位标高,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吋间,对今后开釆有影响的地表水(如水库、池塘等)的水深、面积与蓄水量。d、生产矿井的充水因素与充水方式,突水点的分布与突水量,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开采水平、开采面积的关系,煤层顶底板与井巷的工程地质特征,老窑分布范围、积水情况等。e、收集了解附近供水井的流量、水位、水质等有关供水方面的资料。对有重要水文地质及供水意义的地表水、地下水

7、应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f、在测绘中发现矿泉(冷泉或热水泉),应着重调查泉水的分布,泉华的成份与沉积范围,矿泉附近地质构造特征和矿泉出露条件,测量水温、流量和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应详细调查其利用情况。②裂隙充水矿床a,裂隙充水矿床应着重调查不同成因裂隙的性质、层位、位置、标高、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性质、地下水活动痕迹及富水性等。b、调查低洼沟谷汇水地带、河流通过的基岩地段及易产牛塌陷、裂隙和滑坡地段等。对于褶皱断裂较密集地段,裂隙极为发育;易于涌、漏水地段,应进行裂隙率的统计。C、对以大气降水与老窑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裂隙充水矿床,应详

8、细收集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资料,注意调查矿层顶板覆盖层岩性,力学性质、地下水位标高,有无较厚的塑性隔水层覆盖(如粘土、高岭土、泥岩),地表坡度、植被情况,溪沟切割度和方向,圈定开采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