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ID:4387909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近年来,安康市成功创建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平利模式”,进一步推进了安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新型体系的建设使安康市农技推广部门公益职能更加明确、机构设置更加合理,不仅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实现了科技示范户、农技人员和政府三方面的满意。[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安康市特点成效做法[中图分类号1F3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03-1650(2013)07-0035-012009年,安康市启动了平利县这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并成功创建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平利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技术推广和

2、培训体系建设在很人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2010年进行全市推广。一、特点1•公益职能更加明确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明确了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对改革后的县、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对相关机构的职能、隶属关系及内设岗位进行了明确,将县、镇两级公益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及正常业务所需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2.机构设置更加合理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对原有农技推广机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使其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建立和完善了三级服务网络。以平利县为例,改革前原冇的8个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调整整合为县农技推广中心、畜牧兽医中心、农机推广管理中心、茶叶绞股蓝技术推广中心和农

3、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大队等5个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和设施配备。3•人员配置科学合理按照农业人口、现有耕地面积、自然村情况进行定编,平利县全县农技推广机构共核定编制194名,其中,县级编制86名,乡镇108名(区域农技站70名,乡镇畜牧兽医站38名)。同时,按照强化基层,充实区域和乡镇要求,将逐步增加区域站和镇村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使其与全县农技人员总编制人数的比例达到213左右。4.管理体制更加顺畅在经费问题上实行独立核算,在业务上归县农技中心、农机推广管理中心、茶叶绞股蓝中心和县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大队分别指导与管理,人事、劳资、财产、山县农业局统一管理,实行“三权归县”、“县建县管”,镇政

4、府负责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5.服务手段更加充实改革后平利县农业局新建了总面积4560平方米的县农技推广培训实验大楼,实行县级农技推广机构集中办公,健全了动植物灾害预警、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装备,配套完善了办公必备教学设备和培训设施,并配备了农技推广直通车。区域站办公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办公,统-配置基础办公设施和多功能农技服务专用车等。二、成效1.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建立并完善考核评价、岗位竞争等相关管理制度,实行农技人员每周一学习培训、周末工作小结、推行服务承诺制,移动黑板开展示范户、示范基地和合作社农户现场技术培训等方式,不仅使农技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还提升

5、了农技人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2•加速了信息传播、提高科技入户率便民农技服务厅和服务室,成为农技人员与农民面对面接触的一个交流平台。近两年来各区域站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室”这个平台,共发放病虫情报1000份、防治技术明白纸2000余张、配方施肥卡1500份。各村述设立了农业科技小黑板,及时转发病虫情报,张贴技术明白纸。同时,还利用村组院落对农民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科技培训,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500多场,受训3万余人次。3.破解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改革后,各县从新型运行机制、人员聘用制、推广责任制等6个方面加强管理。实行农技人员帮村联户制度,改变了技术与生产相脱节的现象,更加注重服

6、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确保了农技推广服务一竿子插到底,热心、周到地为农民服务,上下呼应、左右配合、协调一致,冇效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技术服务有了新起色。4•实现了“三个”满意一是科技示范户满意,通过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签订指导协议,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入户指导时间得到增加,农技员成为农民的朋友和贴心人。二是农技人员满意,农技服务工作更加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基层农技人员的财政保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三是政府满意,推动了当地粮油作物的增产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做法1.明确职能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相分离是这一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将公益性的农

7、机、农技及畜牧、种植等推广工作作为重点,同吋还应兼顾基层机构的完善工作。对于区域的划分,应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征建立跨区服务站,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并由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对推广服务业务进行管理。2•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实行“三权归一”管理,县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其编制、职能进行整合。同时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建立聘用制度,二是建立责任制度,三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四是建立激励奖惩制度。为调动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