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

ID:4388127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_第1页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_第2页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_第3页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区矿井构建的探索与实施本文作者:邢建国工作单位: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煤矿(一)优化采掘部署实现部署合理1•突出危险区与无突出危险区协调开采为缓解防突压力,为瓦斯治理赢得时间,矿井安排在首采区只布置1个回釆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其它采掘工作面布置在四下采区与北二采区,使突出危险区内生产系统简单、生产能力富余。2•实施反程序式保护层开采1#和2#煤层均为突出煤层,其中1#煤层平均厚度1.25m,瓦斯压力最大1.86Mpa;2#煤层平均厚度3.5m,瓦斯压力最大1.51Mpa01#煤层比2#煤层瓦斯斥力人、煤层厚度薄,难以实施防

2、突措施钻孔消突,所以选择突出危险性较小、比较容易控制的2#煤作为保护层,而将瓦斯压力更大、更难控制的1#煤作为被保护层。3.首釆区南翼煤层沿倾斜方向上行开采为了实现采煤工作面Y型通风,同时减少沿空留巷次数与工程量,决定改变首采区南翼煤层在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工作面布置采用沿煤层倾斜方向上从传统的从上往下开采,改变为从下往上开采。4•揉摸式混泥土充填沿空留巷为了减少突出危险区内煤巷掘进丁程量,解决煤巷掘进慢、危险性高等难题,矿井在突出危险区大力推广揉摸式混泥土充填沿空留巷技术。(二)改造通风系统实现通风更可靠1•维修回风巷道针対矿井

3、地应力大、巷道易于变形,矿井安排3支开掘队伍专门维修通风巷道,并采用特殊注浆材料封堵容易漏风地点,使矿井有效风量率提高到88%以上。2•实施首釆区独立通风系统改造通过在南采强皮、主斜皮带等地点构筑通风设施,使首采区具有独立进风、独立冋风,首采区发生瓦斯灾害后不会波及其它采区。(三)升级瓦斯抽采系统实现抽采达标矿井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原为2台抽采能力150m3/min(每台)水环式真空泵,满足不了将来矿井瓦斯抽采,因此决定实施瓦斯抽采系统升级改造,在地面安装4台抽采能力260m3/min(每台)的水环式真空泵,形成2套地面高低浓瓦斯分源

4、抽采系统,1套主要抽采大流量、低浓度卸压瓦斯,1套抽采低流量、高浓度未卸压瓦斯。井下安装了1套额定抽采能力60m3/min的临时抽采系统,主要临时抽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形成了多系统、高负压、大流量、严封孔、密打钻、强管理模式[2]〜[3]。(四)强化防突钻孔施工及参数测定1.改进了打钻设备及工艺矿井2#煤层区域防突措施主要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采用ZDY4000S型钻机结合圆弧形凸棱钻杆施工煤巷条带顺层钻孔,能使钻孔深度达到80m,并且施工速度较快;采用CMS1-6200/80煤矿用深孔履带钻车结合115伽螺旋

5、钻杆施工冋采区域顺层钻孔,能使回采区域卸压较好;采用SGZ-IIIA型及结合94mm直径螺旋钻孔施工穿层钻孔,能达到施工速度快、成孔较好。满足区域防突措施的要求。2.建立了瓦斯实验室与沈阳煤科院、重庆煤科院合作,安装了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仪3台(1台为重庆煤科院)、SP3420A气相色谱仪1台、WY-98A型吸附常数测定仪1台、WT-1型瓦斯扩散速度测定仪1台、密度测定仪1台、瓦斯压力测定仪1台、煤层坚固性测定仪2台等,具有对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煤层坚固性系数、煤层瓦斯吸附常数、矿井气体成分及浓度、煤层密度、煤

6、质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能力。(五)监控系统实施工业以太环网改造矿井安装了KJ75N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但原先采用的是“电缆树形结构模型”,存在容量小、稳定性不好等确定,因此矿井实施监控系统工业以太环网改造,形成矿井首采区、四下采区与北二采区两个光纤环网,实现了瓦斯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突预警系统等共用光纤环网格局,实现了防突与瓦斯管理视频化、实时化、数字化。(一)健全了瓦斯治理机构与体系配备了专职通风副总、地测副总,建立了瓦斯治理科、防突区、通风区专门机构,设置了采煤一区、掘进区、工程队专业施工队伍。

7、瓦斯治理科负责瓦斯治理技术工作及技术监督,下设瓦斯实验室。防突区负责抽采、防突、打钻等,下设钻机队、抽放队、防突队。通风区负责瓦斯、监控、通风、防尘等,下设监测队、瓦斯队、放炮队、通风队、防尘队等。采煤一区负责突出危险区内工作面回采。掘进区负责突出危险区内煤巷掘进。工程队负责突出危险区内石门揭煤。(二)完善了矿井庞斯管理制度按照示范矿井建设要求,及时完善了“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制定了瓦斯抽采达标评估体系,矿井防突程序化管理体系,实现了通防资料微机化、档案化管理。四、结论(一)通过突出危险区与无突出危险区采掘工作面协调布置,反程序式

8、保护层开采、煤层倾斜方向上行开采、沿空留巷等技术,实现了突出危险区采煤工作面Y型通风,减少了煤巷工作面掘进次数与工程量,实现了采掘部署合理。(二)通过扩修整改通风巷道,构筑通风工程,实现了突出危险区独立进风与独立回风,实现了采区分区通风、各采区有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