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

ID:43891938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_第1页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_第2页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_第3页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_第4页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摘耍]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渊源和民俗积淀,已经融入傣族的民族精神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贯彻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寻找民族教育与宗教的结合点。要引导宗教力量,借鉴宗教教育,融合宗教文化,同时创新宗教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协调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增强傣族教育发展实效和突出民族教育发展特色。[关键词]宗教;傣族教育;发展宗教与民族教育的关系是西南边疆跨境民族教育发展中一直在探寻同时又尚未解决的问题。中国西南边疆跨境民族复杂多样的宗教信仰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民族性格,使民族教育和宗教始终保

2、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15个是跨境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6%o[1]在这些跨境民族中,傑傑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拉祜族以及部分地区的仮族、哈尼族、苗族受基督教影响较大;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彝族、瑶族、布依族、壮族信仰本民族传统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形成了各自传统的势力,分别影响着千百万信教群众的生活。在全民信教的跨境民族地区,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简单说清楚的。本文主要以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为例来分析探讨宗教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发展策略。一、引导宗教力量,形成傣族教育发展氛围傣族全民信仰南传

3、上座部佛教的历史渊源及民俗积淀,已经融入傣族的民族精神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佛寺教育,是傣族占统治地位的教育形式,寺院是傣族文化传承的重耍场所,在傣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舍寺院外无学校,舍宗教外无教育,舍僧侣外无教师”的局面。傣族地区寺庙众多,僧尼占总人口比例较大。例如,西双版纳州现有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众30余万人,佛寺586所(景洪市203所、就J海县281所、劭腊县102所),僧人4538人,其中祜巴16人、比丘(都)923人、沙弥(帕)3599人,在校僧人2250名。⑵德宏州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众有40余万人,佛寺607所(芒市市204所、瑞丽市115所、UI宛町10所、陇川县127所、盈江

4、县125所、梁河县26所),僧人306人,其中比丘(尼)151人、其它155人。[3]佛寺教育是傣族原始教育向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它为该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仅在宗教领域,而冃在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医药、卫纶、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领域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对积累、丰富和传承傣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到新中国成立吋,佛寺教育仍是傣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出家当和诡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必要途径,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没有完全分离,这一传统教育形式今天还影响着傣族的民族教育。据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统计,截止2010年,全州小学178所,初中42所(含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长

5、期浸润,傣族群众很舍得花钱修建寺庙,把它当作村寨的形象工程。因此和较村寨佛寺的金碧辉煌,学校相形见拙,不仅数量有限,而冃建筑质量、档次也难以相比。傣族现在仍把佛寺教育作为传播木民族文化、教给本民族成员社会规范、使之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上,傣族的男童一般7-9岁都要进佛寺学习,时间从儿个月到儿十年甚至一辈子不等,因人而杲,没有硬性规定,大部分为三年。虽然现在傣族佛寺里的小和诡呈每年减少的态势,但因为这个年龄也正是他们应该接受国家法定义务教育的年龄,因此,对当地普及义务教育仍然造成冲击。调动宗教人上的积极性,协调好宗教与教育的关系,对傣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宗教生活已经成为傣族群众纶

6、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浓厚的宗教情感及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宗教领袖和上层人士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只要以诚相待,尊重他们,使他们认识到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否是关系到傣族繁荣兴旺的大事情,他们就会为民族教育出谋划策,竭尽心力。通过他们的影响,可以提高群众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较快转变传统观念。同时,还可聘请一部分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宗教界人士当客座教师或学校名誉校长,开设讲座等,既有利于协调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乂可解决民族地区师资不足的困难,增强合力效应,使民族教育办出特色,满足傣族地区各个层次的教育需求,真止成为傣族人民欢迎的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傣族地区宗教对教育的影响将

7、长期存在,我们要深入研究宗教,引导宗教界人士认识到致力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是放大的功徳,宗教界在兴学办教育方面也应有所作为;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流文化和适应,使宗教界理解和支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号召和动员信教群众送子女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二、借鉴宗教教育,增强傣族教育发展实效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由于获得土司政权的支持,儿乎每个村寨都有一座佛寺。此后,佛寺既成了傣族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成了傣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