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导读实践论文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

ID:4390093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6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_第1页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_第2页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_第3页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_第4页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政导读实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课”教学实践调查报告成绩:批改教师:报告题目: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填写时间:2011年9月17日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摘要】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坚定不移的科学道路。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通过社会实践走进农村,关注农民,了解农业,深入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农村现状利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的机会,2011年暑假期间,我对家乡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状况进行调研,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及三农问题对部分农民进行调查。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和关。2005年10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口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

3、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耍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徳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4、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止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此次实践的目的是: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屮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农村,了解农业,关心农民;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三农问题;巩固和加深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全面提升口己的综合能力。我们此次实践的方法是:1、设计、发放、回收、整理调查问卷(附录);2、采访普通农民、村干部、基层党支部,并与其深入座谈交流;3、整理实践材料,分析实践

5、数据;4、利用网络等途径,总结实践成果;调研的过程:1、利用学生暑假,农村农作物成熟,农村劳动力集中,利用晚上或者农闲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2、针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新农村政策,向基层干部了解政策落实情况。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阅读相关书籍,掌握新农村知识,为论文的书写做好基础;4、整理调研成果,完成调研报告。调研的结果分析:问卷及问卷分析见附录结论与建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二十字”是一个体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综合目标。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场史时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是统

6、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耍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貝体体现。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为龙头,着力壇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建设新农村,内涵丰富,任务艰巨,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突岀特色”。“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的要求和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口标和阶段口标,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积小成为大成;“先易后难、分类推进”,就是把经济基础好、交通条件便利、群众积极性高、工作难度不大的村作为试点,优先实施,以点带面,不搞全面开花;“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是要尊重群众意愿

7、,尊重村庄实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突岀民风民俗和出园风光特色,不搞“多村一面”,不搞盲目攀比,不搞一刀切,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木的理念。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镇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改善镇容村貌。村镇面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改变村镇面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结合调研村的实际情况,以改善镇容村貌为切入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群众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打开工作新局而。从目前情况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