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ID:43901878

大小:34.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6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第1页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第2页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第3页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第4页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博文化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摘要]微博文化的出现成了高校文化中的一种新的形式,有获得和发布信息便捷、追求个性和自由、学生依靠自己微小力量可以帮助他人等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微博控的产生、娱乐八卦的风靡以及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思想的抬头等一系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地位,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输方式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如何积极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主动迎接微博文化的新挑战,有效应用这一新技术、新服务。是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关键词

2、]微博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6—0154—02一、互联网的微博文化(一)微博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表现微博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至今仍没有一种官方的定义,根据通常的对微博和网络文化的认知,可将其定义为:“以互联网和手机等各种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微博构成的即时共享的平台上自由的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概括起来微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博的低门槛使得大众有了充分表达自我和展现自我的

3、机会,在促进微博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网络碎片化和口水文化垃圾,在网络web2.0时代,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微博还以其低门槛使得人们利用电脑、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状态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在其他博友的关注下会迅速的蔓延也可能是一对多、也可能是多对一,无数次的重复转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化和口水文化,所以这就为我们选择信息鉴别信息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为了引起关注、博大众的眼球,对微博的使用会引起用户思维的异化。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必须用简短有力、诙谐幽默但又不能太极端片面的语言才能够引起博友的注意和青

4、睐。但现实是如果你发布的热门信息与主流思想一致的话,基本无人问津,甚至还会有人反对和批评,所以博主要想获得网友的好评和关注就必须与众不同,甚至是发布些惊世骇俗声音,如此一来,就会使微博用户陷入某种思维逻辑中进而引起思维的异化。1.微博的字数短少和庞大的信息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阅读大段的文字的耐心,带来了人们思维的扁平化和写作的口语化。不连贯的表达、标新立异的书写、快餐式的浏览等等,虽然这种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碎片化的思想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长期下去,会造成网民看问题的表面化和流于肤浅,缺乏深度思考和语言的深邃凝练。2.微博中存在着大量的谩骂等言语文字暴力,成了

5、人们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引发的浮躁不安的情绪得以在微博中完全不受限制的宣泄,充满了暴力和火药味。如果微博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成了大家泄愤的场所就会丧失其价值。因此微博并不是没有任何约束和道德底线的自由天堂。二、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一)信息的难以把控和思维的异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控性受到冲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于教育内容的把控相较于受教育者具有明显的优势,讲什么不讲什么一般都是教育者来掌握,受教育者一般都是接受

6、和聆听的角色。而微博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往往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他们掌握的信息并不比教育工作者少,甚至知道的更多,加上微博的碎片化条件下信息鱼龙混杂,使教育者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受教育者的不确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控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且微博开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信息的传播很难控制,正如陈维祥先生所说:“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跟随者,传播病毒的能力就会发生突变”。因此微博文化条件下,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受教者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课题。2.传统条件下的思想

7、政治教育的载体受到挑战传统媒体条件下的载体比如宣讲、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形式,在微博文化迅速发展下其有效性已经逐渐地淡化,其原有的功能和价值也逐渐地弱化。即便学校有自己的校园主题网站和班级的公众交流平台,也只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简单移植过去,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抵触去相互了解,所以导致了某种程度上这些载体形同虚设,很难进行思想交锋和提供思想源泉。而且现实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微博的重要性,甚至本人不使用微博,所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波动和所思所想很难把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二)微博文化的娱乐性和开放性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权

8、威性1.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