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

ID:43902253

大小:70.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_第1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_第2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_第3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_第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探究——基于KMRW博弈模型的分析金融系02研究生:丁菊红本文研究的银行声誉是指银行的经营行为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或名声,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以及银行形象的综合。而银行经营者的声誉是其名声和荣誉,既是t期成功经营的结果,乂是经营者拥有的创新、开拓、经营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证明。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下,国冇商业银行的所冇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银行所有者与经营者Z间的目标函数不相一致。本文将利用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中的KMRW声誉模型来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屮的声誉机制对国冇商业银行长期激励约束问题。一、KMRW声誉模型KMRW声誉模型是克瑞普斯等人(Krep

2、s,Wilson1982;Milgrom,Roberts1982)将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复博弈而建立的,它解开了有限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悖论。1•模型假定模型假定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坏境,进行博弈的两个参与人分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和所有者(这里指国家)。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把银行内部经营者标准化为一个行为人,并假设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道德型的,即其行动会使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二是非道德型的,他会利用所拥有的权利或偷懒等隐蔽行为,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些对于所有者而言是经营者的私人信息,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但所有者可以通过观测银行的绩效来推断经营者的类型,并修正判断。2.模

3、型设定用Q代表经营者类型,a=0代表经营者的类型为道徳型,Q=1代表非道徳型。V为经营者无效率的行为,0WVW1,V。为所有者对经营者效率行为的预期判断,由此叮以构造银行经营者的单阶段效用函数,如下:U=—丄V2+a(V-Ve)(1)2若a=0,银行经营者为道德型,(1)式=—丄V?,只有V=0,才能使其效用最2大化,意味着经营者保证好声誉,其行动是单一和明确的;若a=l,银行经营者为非道德型,U=—丄V24-V-Vco一个理性的经营者知道与所冇者之间是一个2多次的重复博弈,为了获取长期的最大效用,他不会一开始就产生无效率的声誉,可能会在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Z前一直采取

4、合作的对策。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V。值会减小,只耍其充分小,就能保证u=—丄V2+v-ve^0,意味着保持好声2誉能给经营者带來比一开始就毁坏声誉要好的收益。因此,效用函数(1)反映了两种类型经营者的行为偏好,与假设保持逻辑上一致。在单阶段博弈中,对(1)式求一阶条件:理=l_v,显然银行经营者VdV=U=—丄,是经营者最优选择,即在一次性博弈屮,理性的非道德经2营者没必要保持声誉。假定对Q=0的先验概率为P。,则对Q=1的先验概率为1—Po。又博弈重复T阶段,£为t阶段银行经营者选择保持声誉策略的概率,&为所有者认为经营者选择保持声誉的概率。在均衡情况下,X(=Y“

5、如果在t阶段所有者没有观测到经营者的不良行为,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所有者在t+1阶段认为经营者是好声誉的后验概率为:pt+i((a=o/vz=0)=MR(2)其中R是t阶段经营者为道德型的概率,1是道德型经营者选择保持好声誉的概率。就是说,如果经营者木期选择保持好声誉,那么所有者认为其在下期是道德型的概率增大。反之,R+i(9=0/匕=1)=PtxQ£x0+(l—n就是说,如果经营者不保持声誉,导致经济效益卜•降,所有者就能推断出经营者是不道德型的,从而在下一期会对其釆取相应处罚措施。因此,不到最后经营者是不会选择不守声誉的。再把分析集小到最后两个阶段。在T阶段,经营

6、者没有必要保持良好的声誉,因此,其最优选择是VT=1,(显然这时a=1),所有者对经营者预期的判断为V=VtX(1-Pt)=1X(1-Pt)=1—Pt,银行经营者此时的效用水平为U=——V?t+Vt—Vye=——1—(1—Pt)=Pt——(3)222由此可知,非道德经营者最后阶段的效用是声誉的增函数。如果没有和应的制度约束,最后任期内,经营者会不顾以往好声誉。现在分析T-1阶段经营者的行为选择,假定不道德的经营者在T-1阶段Z前一直保持良好的声誉,且最大化所有者利益。(2)式知,PT-i>0,所有者对不道德经营者的预期判断为:VtJ=Vt・iX(1—Pt_i)(1—X

7、t-i)=1X(1—Pt_i)(1—Xt-i)(4)令6为银行经营者的贴现因了。这里仅考虑纯战略,即Y-=0,1(因为当两种纯战略带來的期望效用相等时,参与人才会选择混合战略)。对经营者在T—1阶段的两种战略选择的效用进行比较:若非道德的经营者在T-1阶段选择隐蔽行为侵占所有者权益,即Yi=0,V-=l,则Pt=O,即在T—1阶段,所有者知道银行效益下降后,在T阶段肯定认为其是不道德类型的。此时非道德经营者总效用为:Ut-i(a=1)+6Ut(a=l)———v't-i+Vt-i—Vt-ic+28(——V2t+Vt_Vt°),由(3)、(4)式及上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