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

ID:43902352

大小:38.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6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_第1页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_第2页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_第3页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_第4页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摘要:本文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和现代公司制度有关治理理论,提出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内涵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及进一步落实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时代背景,构建了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民办高校的风险防范和内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与模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取得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占全国高校总数(不含成人高校)的28.82%;在校生557.52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22.80%o民办高校已

2、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扩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强高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以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这也使得民办高校的科学化管理和内涵式发展日趋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加强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民办高校财务治理模式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内涵及必要性(一)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内涵“治理”是在西方国家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绩效管理理论一样,在西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也在不断探索和

3、重视公共管理领域的治理相关问题,并上升到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强调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务治理”的概念源于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在当前公司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战略目标下,广义的财务治理是指公司财务共同治理,即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公司财务进行治理,即用以协调和平衡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财务权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其核心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教代会等权力机构对公司财务权利和责任进行配置的系列制度设计和安排。与发达国家私立高等学校不同,由于生存环境特有的历史规定性和

4、政治规定性,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路径和运作模式存在明显的中国特色。既有资本逐利性的市场化驱动,又受着从事公益事业非营利性的现实制约。这种特征,就是当前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外延。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正是借鉴上述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司制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思想,以及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外延,形成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治理内涵和发展方向。总体来说,民办高校的财务治理内涵是指基于举办方(投资者)、管理者(校方)、政府、社会、教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关系基础上,所构建的多元、多向和共同的财务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目的在于协调和平衡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及权利。(二)当前我

5、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的必要性1•民办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民办高校发展规模不适应。民办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民办高校发展规模不适应,主要是指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规模都在不断壮大,使得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日趋提升,而且在现有教育领域的经济事项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权责利不对称。这主要表现在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模式方面,这种差异,实质反映在财务负责人的地位和权利方面:要么权利过高,如财务负责人由投资者的亲属担任,具有相当大的权利,甚至超过了校长,演变成董事长领导下的处长负责制,学校校长的权利和地位被

6、架空;要么权利过低,如财务负责人由外聘的专业人士担任,但其权利以及对学校财务情况的了解程度,还不如由投资者亲属担任的出纳;要么校长权利过大,独揽财务、人事等核心权利,架空了投资者和上级管理部门(如少数公办学校的二级学院)。二是财务管理的功能没有凸显。在当前民办学校规模发展模式和资本逐利性的驱动下,许多学校想方设法扩大生源、盲目的追求升本或应付评估,相对关注的都是招生、就业等领域,而与学校建设密切相关的财务领域及风险容易忽略。这些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只发挥了基础的核算职能,而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功能,如财务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财务风险防控等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甚至被忽略。尽管有的民办高校建立了

7、董事会等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执行起来仍然存在上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既与民办高校当前家族式管理现状和政府的单向、单一监督管理模式有关,更与当前投资者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为此,从民办高校自身情况出发,改变投资者观念,建立现代管理体制,优化内部财务治理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2.民办高校外部财务监督的现状与民办高校发展质量不适应。民办高校外部财务监督的现状与民办高校发展质量不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