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

新课程实施中

ID:43903753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新课程实施中_第1页
新课程实施中_第2页
新课程实施中_第3页
新课程实施中_第4页
新课程实施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一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专题讲座)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福州一中唐鸣新课程己在我省实施近一年,匆匆教完必修1至必修4四册书。前几年接受过的各级培训也还历历在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一切都要根据实际,重新摸索。我的意思是,今天我的发言只是一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切都要结合本校实际,重新探索,重新发现。在新课程实施屮,我觉得教学研究的重心,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语文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里

2、不做展开。)我主要谈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当务Z急的一项任务。一•“语文教学内容”现状分析王荣生老师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P.10页)中说道「'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的,还是小集团内流行的或个人随意产生的'知识',它们从來没有被要求作学理的审查,在被剥夺权利的同时,语文教师往往是'我以为'式的即兴’创制'、僵化、呆板和随意性过大并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严重问题。”他述指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可能应将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的注重上。”(P.14页)王老

3、师的第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概括了当前语文教学内容的缺失,而我以为能够“随意的产生'知识'”、“'我以为'式的即兴'创制的老师就已经是不错的了,至少口才不错;否则面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缺失,还有什么可教的?如原语文教材第三册琦君的《泪珠与珍珠》真不知要教什么内容,其本身的内容就很肤浅。第一段就出现自相矛盾的句子:读了《小妇人》中的一句话,“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又说“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木身的美。”这种文章不教更好,有幸在新教材中已删。当然,语文教学因自

4、身的无序状态,养成教风学风的浮躁不实,更非一F1之寒。谁都知道,在所有课程中,语文课是上得最随意最散漫的。同教一篇课文,教的内容可以一人一个样。教师主讲也好,师生对话也好,都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现在止流行一个新理念,叫做“生成性教学”,教学内容可以甚至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口然地生成,而不必预先设定。我想,我们大多数的语文课,都有资格做这种新理念的实施样板。然而,正如王荣生教授指出的,语文课改面临的严重问题,不是别的,而是至今述根本没有解决“教的是什么”。一节课的教法,可以作这样那样的精心设计,可就是不知道

5、“教的是什么”,更何况不需要预设的呢?学生既然在课堂上学不到什么,当然上课也就可听可不听。有课无程,教材没有序列;有学无习,课后几乎不做练习,就有,也多半只拿应试型的习题应付一下。考起书来,跟练不练似乎也没多大关系。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学风就难免不松弛、散漫、浮躁,并因此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在课堂里“教什么”,很大程度上出教师把握,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可依赖的水准,就很容易产生不适当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经常被挑剔、被批评,我以为最要命的就是每个听课教师心屮对这一

6、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认识不一致而造成的。这样随意性过人,也就加人了当语文老师的难度,不知该怎么教才不被人提意见,口信心会逐年下降。常常我们会说“教无定法”,这个“教”不仅是指教学方法,也可以指教学内容;没有最好,只有合适。那么合适这个标准又是如何界定?怎么才算合适?是听课老师的感觉,述是说课老师的感觉,抑或是听课学生的感觉和收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这一头,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心里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学生感兴趣吗?爱听你说的内容吗?你说课的内容或引发学生讨论的内容有价值吗?例如:在2005年《人民教

7、育》第2期上有一组文章,介绍王老师上的那堂课公开课《错误》(郑愁予的一首小诗)。王老师用“以诗解诗”的教法儿乎是满堂灌,是非常传统的。听课的人有的从中看到了新课程理念没有被落实的尴尬,有的人却认为它直抵诗歌或者语文教学的木质内容。Z所以分歧如此Z大,我以为还在于该教什么内容的认识上不一致。由于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公认的、经过学理论证的、有推广意义的语文教学内容,才会出现这种评价的随意性。比如教《错误》这一教材,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朗读教学,落实背诵;叙述故事,改写一个场景;分析诗的意象;借助多

8、媒体,师稍点拨;师设置问题,生各抒己见;一生提出问题,另一生回答问题,师稍评点;还可开个辩论会,甲方乙方辩论这个“错误”到底是谁的错误(女子的?还是过客的?)等等。那么我们乂有什么充分的理由证明不能含有其屮的某种内容呢?王老师用“以诗解诗”的教法儿乎是满堂灌,是非常传统的。虽然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但我们从学生的反馈中看出,这堂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原文略)。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向来是不鄙薄教师的“讲”的。可是在语文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像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