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

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

ID:4391594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_第1页
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_第2页
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本科临床医学论文设计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经文的意思是说热性病用苦寒药泻热而热不退的应当用补阴的方法治疗,寒性病用辛热药散寒而寒不除的应当用补阳的方法治疗。这两句经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値,临床如能正确应用,确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余从医多年来,时而遇到此种病例,现列举数例,供同仁临症时参考。1临床资料例1,女,34岁,1998年3月患发热,体温39°C,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稍有咳嗽。血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13X109/L,中性粒细胞

2、85%,西医诊断其为上呼吸道感染,用青霉素等药治疗,3天后诸症悉减,唯低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7.5°C〜38°C之间,复又用青霉素等药治疗3天,热仍不退,遂找余治疗。患者体温37.8C,口渴喜冷饮,舌赤苔薄黄,脉浮数,一便如常。先予以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山梔、黄苓,服2剂后热仍不退,体温一直波动在37・5°C〜38°C之间,遂改用六味地黄九加减治疗,方药如下:熟地黄20g,淮山药15g,山萸肉15g,粉丹皮15g,北沙参20g,麦门冬10g,鲜石斛20g,天花粉20g,地骨皮15g。进上述汤药每天1齐!1,第3天,患者热退身凉,脉平

3、纳增而愈。例2,男,41岁,2003年6月患伤寒病(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县医院住院治疗27天好转后出院,后因持续低温不退半月(早上37.5°C左右,傍晩38°C左右)而找余治疗,观其人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自觉胸闷不饥,午后身热,手足心亦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X109/L,中性粒细胞65%,遂先按湿温论治,给予黄苓滑石汤加减治疗,3天后诸症好转,纳稍增,舌红,脉细数,但热仍不退(体温38°C)。复思患者病久,热邪灼伤真阴,阴虚则生内热,故改用下方治疗:炙鳖甲20g,地骨皮15g,熟

4、地黄30g,大白芍20g,淮山药15g,粉丹皮10g,山萸肉20g,北沙参20g,麦门冬10g,肥玉竹20g,党参20g,阿胶20g(分2次佯化口服)。上述方剂共进5剂,热退而诸症除,精神好纳亦增,复以参苓白术九调理脾胃,以善其后,患者现体健。例3,女,73岁,2006年元月因恶寒、怕风、鼻流清涕、头痛,稍有咳嗽找余治疗,视其人面色苍白,无汗,舌淡苔白,脉浮紧。化验血白细胞总数3.4x109/L,胸透心肺未见异常,病情显属外感风寒,遂用辛温解表之剂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服约2剂后得其汗,咳嗽,头痛鼻塞之症已减,唯恶寒转甚,手足冷,

5、脉迟,小便清,大便滴,喜热饮。思其年老体弱,汗出后阳气更虚,遂用金匮肾气丸予以治疗,服药1周后诸症悉除而愈。例4,男,69岁,2004年11月因腹泻2天找余治疗,大便为黄色稀水样,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每日4〜5次,如厕前则腹中肠鸣而痛,周身恶寒,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紧,口渴而喜热饮,病情显属寒湿困于脾厅,给予胃苓汤加干姜治疗,3剂后诸症未减。深究其因,知其人多年来一直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虽时値秋天,却已着棉衣,遂仿金匮肾气丸加四神丸以温补脾肾之阳之意予以治疗,方药如下:淮山药20g,山萸肉15g,熟附片10g,淡干姜10g,

6、补骨脂15g,吴茱萸6g,肉豆蔻15g,炒白术20g,炒苍术20g,肉桂10g,红参10g,赤茯苓15g,猪苓15g。上述方剂进3剂后,腹泻止而大便成形,手足转温,纳亦增而治愈,复嘱其服用金贵肾气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现体健无不适。2讨论上述4个病例的治疗,均是遵循此句经文的指导原则而灵活运用于临床,充分说明此句经文具有很高的临床运用价値,只要严格辨证论治,用药得体,常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