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

ID:43917274

大小:4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_第1页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_第2页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_第3页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_第4页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西营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摘要:本文基于西营河灌区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针对西营河水资源的特点,灌区用水模式的变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在今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需要逐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的措施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是解决灌区供需水矛盾,提高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节水型社会;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V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2-0028-04近年来,随着石羊河重点治理的目标逐步实现,西营灌区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上,按照

2、《规划》要求,逐年落实分水方案,凉州区分配西营灌区的水权总量逐年在降低,可利用水逐年减少,而向下游民勤调水逐年增加。到2012年灌区渠首可引水量减少为1.96亿m3,较2003年的3.2亿m3减少了1.34亿m3,减幅达41.8%。向下游民勤调水量由2003年的0.12亿m3增加到2012年的1.34亿m3,增加幅度达10.2倍。灌区用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是灌区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灌区供需水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

3、,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直接的投入,还需要从完善政策、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切入解决问题,深化机制,引导企业、居民、社会节约用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1基本情况西营河灌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市凉州区城西,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75万hm2,有效灌区面积2.52万hm2,现有水权面积2.01万hm2,灌溉着凉州区8个乡镇的69个村及部分农林场。现有人口10.46万人,人均占有耕地0.15hm2o经过30多年的建设,灌区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2350万m3,引水渠首1座;干、支渠89条,长3

4、39.36km;斗、农渠道2671条,长2068.44km;农电机104眼。初步形成了蓄、弓I、提、输结合,干、支、斗、农相配的水利工程体系。主要种植作物以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为主,间作和复种作物有黄豆、油菜及少量的蔬菜作物。西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706亿m3。灌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年降水150〜300mm,年蒸发量1300〜2000mmo尽管从2007年以来,灌区积极适应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要求,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取了许多办法和措施,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植结构调整

5、进展缓慢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模式不相适宜;二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与发展全膜覆盖、垄膜沟灌及区域化种植为主的大田综合节水技术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用水户协会对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不到位与工程管理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等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更健全、制度更完善。2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最终的目标是[1]: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通过确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明晰初始水权、加强用

6、水问题控制和定额管理等措施,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断提高水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统一管理。“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节水目标:“十一五”期间万元GDP用水量由370m3降低到30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80m3降低至120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4。从较为长远的目标来看,到2020年,灌区将初步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3优化西营河灌区水资源配置根据西营河50多年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表明:西营河水资源的特点是上半年来水

7、相对少,造成夏灌期间“卡脖子旱”的现象十分严重;下半年来水相对偏多,且集中在7、8、9月份。由于西营河河源来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不均,时段来水不确定性,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灌区应在以下几方面优化水资源配置。3.1提高用水效率和利益应根据多年水文,气象资料,结合不同年份年径流量的预测,相应编制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调配有限的水资源,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3.2预留水量灌区应按照《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灌区水资源承载条件要求,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特色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最终将在灌区供水

8、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此灌区要本着大力扶持,全方位提供水利技术服务方面着手,根据灌区设施农业建设的规模,特色经济林果业种植情况、种植面积及需水规律,在水资源配置时预留一定数量的水量,优先保障设施农业和特色经济林果业的用水需求。3.3分时段、分区域集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