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

ID:43917389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_第1页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_第2页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_第3页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_第4页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儿腹泻治疗及防治【关键词】小儿腹泻;药物治疗;预防【中图分类号】R7R72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2-030-02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在夏秋换季的时节,天气时冷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小儿秋季腹泻以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局限性为特征,起病急,呕吐、腹泻重,小儿常出现脱水症状。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甚大,目前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1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由于婴幼儿的消化

2、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所以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因而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故更易患肠道感染。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1非感染性原因:1.1.1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或喂食不当时,可发生腹泻;食物成分不适宜,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也可发生腹泻。同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

3、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也会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1.1.2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由于口渴而吃奶过多,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均易诱发腹泻。1.2感染性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①病毒感染: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轮状病毒侵人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

4、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髙,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可加重腹泻。②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2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小儿腹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起病急,约20%〜30%的患儿先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可达38〜40°C).鼻塞、流涕、微咳、咽不适等,继而表现呕吐,且发生在腹泻之前,约持续2〜3天。2.1轻型腹泻

5、: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样,次数不断增多,甚至一天十几次。一般粪便无特殊腥臭味。亦无粘液浓血。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2.2重型腹泻:多因肠道感染引起①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一日数次,水份多而粪质少,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大便镜检大多

6、正常或可见脂肪球,多数可发现轮状病毒。②脱水:由于腹泻及呕吐次数频多、食欲不振,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病情严重还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极个别的患儿还可能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病千万不能麻痹大意。3小儿腹泻的药物治疗由于目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一直采取对症治疗。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病,发病率极高,易迁延成慢性腹泻。孩子一旦出现感染性腹泻,家长千万别自行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3.1.1临床上治疗腹泻的药物很多,有专门用于止泻的功能性止泻药

7、,亦有根据病因选用的抗菌药、抗病毒药,以及各种肠粘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等。同时,还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争取在2〜4天内治愈或明显好转,以阻断病毒血症的发生,非常重要。3.2对慢性腹泻患儿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如明确病原体,尽量使用小剂量、窄谱、非联合用药,以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而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事实上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素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消炎药(即抗菌药物),只要做

8、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粘膜保护剂即可治愈。只有大约30%患儿腹泻系由侵袭细菌如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肝菌、沙门氏菌等引起,需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如用药48小时后病情无好转,可考虑更换一种抗菌药物。3.3已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腹泻,则应停用原抗生素,根据菌群分析可采用微生态制剂,补充人体正常生理菌群,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吸收,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激发机体的免疫力。在治疗时,应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更不能将抗生素作为常规止泻药。滥用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