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ID:43917705

大小:29.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_第1页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_第2页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_第3页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_第4页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对策摘要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冤假错案数见不鲜,冇的甚至不断“发酵”引起社会的哗然。冤假错案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中央领导人等多次强调要竭力克减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等也多次出台相关规定,构建防范冤假错案的制度体系。本文浅要分析冤假错案的成因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冤假错案司法防范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中标课题调研成果,主持人(联系人):严威o作者简介: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

2、10-261-02一、IJ0§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国内发生的许多冤假错案频被媒体报道,诸如余祥林、赵作海、张高平叔侄等等这些涉事主体的名字被人们所熟知,然而,他们背后的案情总是会发人深省。冤假错案Z所以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哗然,在于其严重的危害性,冤假错案首当其冲是对当事人人权的严重侵犯,再则,其对司法公信力有着致命性的打击力。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耍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

3、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下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于意见》,这都充分显示出中央及我国司法系统尽最大努力减少冤假错案的决心。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撰文指出,必须要更加重视防患于未然,使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冤假错案无法形成,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二、冤假错案成因之浅析(-)案件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冤假错案首先,一般情况下,在绝大部分的案件中,都是犯罪行为发生后才有的侦查行为,司法人员没有亲身经历犯罪的整个过程,为了“还原”整个犯罪过程查明犯罪事实,他们只能依靠收集到的证据。而这个“还原”犯罪过程查明犯罪事实的过程是由

4、结果到原因的挚果溯因的过程,有人将这个过程比作考古一般,案件事实的过程有点像考古,诸如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完善侦查设备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以及犯罪分子的狡黠程度、证人的表达能力、司法人员的能力素质能主观条件的制约。而整个过程中,这些制约案件侦查的因素只要一旦出现并冇效地干扰了案件事实的查明,极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的产生。其次,公检法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失效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在一些地区,公检法三机关的相互配合有余,但监督制约不足,导致案件在起诉、审理判决的过程中都是有瑕疵甚至是有问题的。还有的地方政法机关之间常常协调定案,对有些证据不足或证据瑕疵的案件,经

5、有关方面协调之后便予以定罪判刑。如余某某案,经有关部门协调后,虽然几级法检机关都认为证据有问题,但最终都未能依法办理。(二)执法办案人员的思维固化导致冤假错案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很多冤假错案都是办案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的主观原因导致的。个别执法办案人员秉持打击违法犯罪是重中之重的观念,而忽视了对人权的保障,这样的观念往往会使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还有的办案人员往往把口供看得非常重要,却忽视了其他证据,常常取得口供之后,对关键物证不鉴定,中由于草率而产生错误。还有的办案人员忽视犯罪嫌疑人、律师等辩解意见,冤假错案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大

6、多都会进行辩解,甚至能提出各种反证证明不具备作案时间、作案条件等,有的甚至还指名了真凶并提供了有效侦查的线索,但由于办案人员的思想固化,简单地认为这是当事人“不老实”的表现,是在“狡辩”。辩护律师也通常都会对事实、证据等提出界议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作无罪辩护,但办案人员未能予以重视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此外,有的部门将破案率机械地纳入考核,甚至会提出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等机械硬性考核指标,不可否认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对案件的处理会冇积极作用,但是过于机械和激进的做法,往往会对案件质量造成消极影响,也会为冤假错案的产生埋下伏笔。如在实践中,为了快速“破案

7、”,曾经出现过不重视相反证据甚至是故意隐匿相反证据的案例,更有甚者为了完成办案任务或立功,办案人员故意设计、制造假案。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犯罪也呈现出高发的态势,我国很多政法机关案多人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办案人员常常高负荷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思想固化疲于应付的精神状态,最直接的就会拉低办案的质量,从而也为冤假错案的产生埋下隐患。三、防范冤假错案的对策建议如前文所述,笔者对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做了浅要分析,而分析各种产生冤假错案原因,决不是为了给政法机关及办案人员推卸责任寻找理由和托辞,而是为了理清脉络,追根溯源,从而使得冤假错案的避免从源头上抓起

8、,这就对司法办案人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办理每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