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

ID:43923131

大小:3.54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10-16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_第1页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_第2页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_第3页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_第4页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3.蛙肌、神经干动作电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理学实验(第三次课)授课教师:曹洋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p61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p61三、录像:神经干动作电位p78实验内容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一)目的1.学习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2.通过对神经肌肉标本的刺激和兴奋的观察,掌握刺激强度和肌肉收缩幅度的关系。(二)原理1.兴奋、兴奋性和刺激的概念兴奋:动作电位的产生。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刺激:引起机体功能活动发生改变的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2.阈值、阈刺激和最大刺激的概念阈值(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最大(适)强度:能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最大强度的刺激称为最大刺激。Re.Sti.0.10.20.40.30.50.60.70.80.91.0mV3.神经干的兴奋和兴奋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过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2.制备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3.刺激及记录装置连接4.调整刺激参数:输入方式:DC刺激波宽:1ms刺激强度:小→大刺激方式:单刺激5.记录试验结果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Re.St.0.10.20.

3、40.3thresholdintensitymVsinglestimulusadjustVolt.Re.St.0.10.20.40.30.50.60.70.8IncreasestimulusintensityconsecutivelythresholdintensityRe.St.0.10.20.40.30.50.60.70.80.91.0mVmax.intensityTillstrengthhavenochange(五)注意事项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时要彻底。2.避免强力牵拉或用金属器械夹捏神经和腓肠肌。3.实验过程中常给标本滴加任氏液,

4、防止标本干燥而失去兴奋性。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一)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二)原理在一定刺激强度下,不同的刺激频率可使肌肉出现不同的收缩形式。1.单收缩Re.St.mV0.82.复合收缩Re.St.(?)ms(?)ms(?)ms3.强直收缩Re.St.(?)HZ(?)HZ(?)HZ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接着前一个实验做。2.强度:选用最大刺激强度。3.刺激方式改为:连续刺激刺激频率按1Hz、2Hz、5Hz、10Hz、15Hz、20Hz、25Hz、30Hz逐渐增加,分别记录不同频率时的

5、肌肉收缩曲线。经典实验现代实验设定为最大强度(四)注意事项1.两次刺激间的间隔不宜过短。2.如果肌肉在挂好刺激器而未给刺激时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等原因引起,需检查电器接地是否良好。3.实验过程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保持不变。结果与讨论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一)结果文字叙述和图形刺激强度收缩曲线(二)讨论1.什么是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2.在阈刺激和最适刺激之间为什么肌肉的收缩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每一根神经纤维及其支配的多个腓肠肌细胞构成一个运动单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由很多运动单位构成。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十万条

6、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一)结果文字叙述和图强直收缩Re.St.(?)HZ(?)HZ(?)HZ(二)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可出现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完全强直和不完全强直)?2.为什么刺激频率增高,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高?A.单收缩B.强直收缩图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胞浆钙浓度收缩张力动作电位胞浆钙浓度动作电位收缩张力强直收缩时,前一次单收缩舒张期肌肉舒张时肌浆中的Ca2+尚未完全回收,下一次刺激引起肌细胞兴奋,终池及肌浆网中的Ca2+再次释放,肌浆内Ca2+肌浆中Ca2+浓度增大,Ca2

7、+与肌钙蛋白结合量增多,位点暴露增多,横桥结合数增多,肌丝滑行,收缩幅度增大。思考题1.肌肉收缩幅度与刺激强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3.单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幅度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三、录像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了解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坐骨神经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了解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不应期的测定。思考:1.阐述双相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在什么条件下,可记录到单相动作电位?2.为什么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神经干动作

8、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4.神经干动作电位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细胞内记录细胞外记录刺激伪迹刺激伪迹AP刺激器放大器+-地刺激电流i-i+R+R-地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