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

ID:43928560

大小:37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16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_第1页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_第2页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_第3页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_第4页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命中心自然观谈国小自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從生命中心自然觀談國小自然 科學校本位課程發展TheDevelopmentoftheSchool-BasedCurriculumonNatureScienceatElementarySchools----FromtheViewpointofBiocentricOutlookonNature----報告人:蘇禹銘高雄縣文賢國民小學1壹、緣起:科學與人文TheWinnersgoonTheLosersgohome.(FromtheSoccerWorldCupCNN)後設〈Meta-cognition〉與典範〈Paradigm〉的改革2貳、內容綱要:課程的意涵考慮現階段社

2、會議題回歸科學教育的本質現階段國小自然科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方向課程改革3一、課程的意涵:「課程關心知識提示的問題,而且包容欲使學生接受之學習經驗的形式,此種形式反映了社會對知識的性質、分配和效用性的觀點,因此是會變化的」(J.Eggleston,1977;歐用生,民73)4課程的意涵:「課程反映時代的需求」以西方三次科學課程改革為例。第一波:1950—1960科學被認定是一種學科知識。第二波:1970--1980科學被認定是一種相關知識。第三波:1980--1990科學已被認定是不完善的知識。5二、現階段社會議題考慮環境倫理表達尊重自然的道德行動。反思科技的優先性

3、懷海德認為:「人與自然,是以自然為優先」(沈清松,民88)。要發展知性、盡性的科技,而不是宰制萬物的科技。6(一)環境倫理環境倫理學說:(TheoryofEnvironmentalEthics)1.尊重自然的態度2.生命中心的自然觀3.倫理價值(PaulW.Taylor1986;楊冠政,民84)7(二)反思科技的優先性強調對人(主體)的關懷,忽略了對自然(客體)尊重科技&人文結合科技像水,善惡一念之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之、科技要有德,只有靠人文做為潤滑劑。人類追求文明之時,誤用物競天擇8(三)回歸科學教育本質真知:分享意義(建構的意義能引起他人的共鳴與分享

4、)一致性(化解內在中的矛盾)簡約性(能減少無關或不必的解釋)穿透性(能被具有優勢的科學典範中,概念及方法學的標準所證明)9科學的人文意涵:科學與人文都源自大自然,在科學發展中,力求人文意涵的發揚廣大(趙金祈,民88)。人與自然的關係中追求自身的卓越與相互和諧的人文立場(我—汝關係)。10四、現階段國小自然科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方向人與自己—生命中心、修身養性人與社會—文化與多元的互動人與自然—物種的多樣性與自然秩序11貳、名詞解釋生命中心自然觀自然觀學校本位課程12生命中心的自然觀:(TheBiocentricOutlookOnNature)1.人類是地球生命社區的成

5、員2.人類及其他物種構成互相依存的系統3.所有生物是生命目的中心4.人類並非天生就超越其他生物(Taylor,1993a;楊冠政,民84)13自然觀:西方科學自然觀東方開放人文主義自然觀後現代自然觀14(一)西方科學自然觀:人主宰自然:中世紀〈5→15、16世紀〉,宗教力量每每凌駕政權之上,民眾教育權掌握在教會手中,科學發展幾乎停滯〈黃鎮臺,2002〉。認為自然科學發現的自然法則,足以解釋和預測進而預測的全體現象。15(二)東方開放人文主義自然觀:人與自然的關係中,追求自身卓越與相互和諧的人文立場(沈清松,民88)。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6

6、(三)後現代(Postmodernism)後現代科學的特徵:非對稱性、渾沌的、分形的秩序後現代科學對學校的影響:由有知識的教師教導無知識的學生,改變為一群個體共同探究的過程。(William.E.Doll,1993;王紅宇譯,民88)。17三、學校本位課程的意涵(TheSchool-BasedCurriculum)1.由學生所屬的教育教育機構對學生學習 方案所作的計畫2.構成課程元素3.合呼落實觀(EnactmentPerspective)(Posner,1992;Snyder,Bolin&Zumwalt,1992;歐用生,民89)181.由學生所屬的教育機構對學

7、生學習方 案所作的計畫:設計、實施與評量。(Skilbeck,1984;高新建,民89)192.課程元素:學校教育目標、學生需求、 學校成員與相關人力資源、 學校情境、社區背景。203.落實觀(EnactmentPerspective):協商(Negotiation)適應(Adapt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的課程;(即知識的脈絡化過程)21參、生命中心自然觀彰顯在國小學校本位自然科課程的面向:後現代社會(資訊化、科技化、工業化、國際化)包容協商多元價值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探討詮釋科學與人文面向科學與人文的對話解決者科教人課程改革方向22肆、發

8、展生命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