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

ID:43930984

大小:56.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2?新中医2008年1月JOURNAL0FNEWCHINESEMEDICINE第40卷第1期JANUARY2008V01.40No・1[文章编号]0256—7415(2008)01—0062—02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临床观察杨路1,赖新生2,冯淑兰21.广州中医约人学2005级[•専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耍】冃的:观察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仅行电针治疗。2

2、组均隔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1%,对照组为85.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V0.05)。2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V0.叭)。结论: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关键词]失眠症;刺血疗法;电针【屮图分类号】R246.6:R256.23【文献标识码】A失眠症是指患考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障碍里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临床常见病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11

3、,每年人约有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笔者白2004年1月〜2007年7月,应用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症6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精神病学》怛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醍、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及醍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伴有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碍社会活动;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病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1标准:轻度:睡眠时常

4、觉醒或睡眠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中度:睡眠不足4小时,但能坚持工作;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心脾亏损型:心悸健忘,头晕冃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心肾不交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心胆气虚型: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细弦i肝阳上扰型: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闷,舌红,脉弦。脾胃不和型:脫闷噫气,暧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1.2-般资料观察病例为广州屮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共123例,随机分为2组。治

5、疗组63例,男25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27±12・76)岁;平均病程(21.76±9・43)月;轻度17例,中度33例,重度13例。对照组60例,男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9・63±11•91)岁;平均病程(20.24±10.87)月;轻度19例,中度30例,重度11例。2纟fl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①电针法:以四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川脉、照海为主穴,再根据不同病情辨证论治配以辅穴。心脾亏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心胆气虚配

6、心俞、胆俞;肝阳上扰配太冲;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常规消毒,上述相关脸穴按常规操作进针得气后,申脉采用捻转泻法,照海采用捻转补法,余穴平补平泻。补泻手法操作完毕后,选取3-5对腌穴接青岛产G—6805型电针仪,选用连续密波,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加TDP照射30mino②刺血疗法:放血部位为百会、大椎。针具采用消毒三棱针或1次性5.5号注射针头。百会穴放血前在施术部位先行按压以使血液聚集,常规消毒,点刺放血,岀血量约1mL;大椎穴点刺3〜5针,点刺后可加拔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出血量1〜5mL。每次1穴,2穴交替。2.2对照组仅用电针

7、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2组均隔天1次,5次为1疗程,3疗程后评主疗效。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面土s)表示,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釆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收稿日期】2007—10—12[作者简介】杨路(1980-),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经穴效应规律的研究。万方数据新屮医2008年1月第40卷第1期J0URNAL0FNEWCHINESEMEDICINEJANUARY2008.Vot.40No.1?63?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4.1睡眠改善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

8、床研究指导原则》001评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者;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者;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者;无效: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