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

ID:4393236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_第1页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_第2页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_第3页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摘要】牙周炎是i种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本文介绍了才周炎产生的危害,并分析治疗的方法。【关键词】牙周炎【中图分类号IR78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51-011牙周炎的病因对人体的危害1.1局部因素:牙菌斑是在牙齿表面逐渐沉积的生物薄膜,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是主要局部因素。其次是牙石,菌斑钙化后成为牙石,表面常可形成未钙化的菌斑,可刺激牙龈造成炎症,加之牙石本身坚硬粗糙,对牙龈持续机械压迫,促使局部营养代谢发生障碍。其他,由创伤性咬合、食物嵌塞引起的才周炎。1

2、.2全身因素:系统性疾病常引起维生素、无机盐等缺乏或不平衡,或免疫反应异常,从而导致牙周炎的发生。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或牙龈炎患者。另一项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损伤程度与人巨细胞病毒DNA拷贝数呈正相关,冇专家等认为这可能与人巨细胞病毒影响才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功能,降低分周膜细胞再生潜能,从而影响牙周组织再附着有关。有证据证明吸烟是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的中度成人牙周炎患者的显效率,吸烟者低于非吸烟者,而无效率则高于非吸烟者。其机制可能是因为吸烟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体液、细胞免疫和炎症过程,尤其是削弱口腔中性粒细胞

3、的趋化和吞噬功能,从而影响牙周创口的愈合。牙周炎的另一个高危因素是肥胖。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口腔卫生状况和吸烟等混杂因子后,在体质量指数为25-29.9的人群中,患牙周炎的相对危险度是3.4,体质量指数^30kg/m2者为8.6,说明肥胖与牙周炎有关。2牙周炎的诊断才周状况和疾病类型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常规的才周检查,如视诊、探诊、咬诊等。但为了更好地治疗和评价预后,进一步的实验检查是必需的。其中,菌斑微生物检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对治疗药物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牙周硬组织的破坏程度及特征可以通过X线数字减影技术获得;龈沟液屮的因子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牙周状态。3牙周炎的治疗牙周炎是

4、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牙周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由于病因多样,牙丿制炎的治疗也呈多样化,如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中西医结合等,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3.1全身用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有重要的治疗价值,药物作用可达深分周袋底及根分叉等器械难以达到的区域,还可以清除侵入牙周袋壁内的致病菌,并可通过血液到达牙周软硬组织内和牙周袋以外的区域,进一步抑制细菌的入侵和在袋内再定植,防止病变复发。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的重耍指征是伴有放线杆菌、牙龈吓咻单胞菌等致病菌的存在,而一且全身性应用抗生索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机械治疗侵袭性牙丿制炎的疗效。3・2局部用药:全身应用抗生素

5、显然能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但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而分周局部用药因能避免全身用药所致的诸多不良反应而被广泛应用,其用药方式有多种。其中局部缓释剂具有用药剂量小,在牙周袋内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唐3.3中药治疗:长期使用抗牛素会导致菌群失调,且产牛耐药性。而中药产自天然,适应证广,不良反应少。黄苓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安胎等功效,其提取物既能抑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生长,又不对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产生抑制,有利于保持牙周微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保持或恢复牙周的健康状态。李佳瑜等将黄苓、生石膏、玄参、丹皮、薄荷、天花粉、漏芦按一定比例配伍成冲

6、洗液,每周以该冲洗液冲洗牙周3次,共4周,结果用药组分龈红肿、袋内溢脓及咬合不适消失率均比对照组高。虽然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国粹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中夯组方中的有效成分尚未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4激光治疗:激光对牙龈表面具有杀菌、消毒、清除菌斑等作用。激光对周围组织不产生不良反应,治疗慢性牙周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用于一些对疼痛较敏感的才周炎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在于激光产生的热效应及化学效应能扩张深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组织的再生,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3.5种植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进行牙周治疗,运用正确的种植方式

7、、修复方法,则可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并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王志洁等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植骨与根内骨内种植术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牙周病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表明:牙齿松动度明显减轻,根尖片显示骨缺损区可见新生骨,密度与周围骨密度接近。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牙均有明显改善,原III度松动患牙现26.9%已不松动,53.8%I度松动,牙周袋明显变浅,附着水平增加。耿威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体平均承载3年,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除2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种植体外,其余种植体间围的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