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ID:4393564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_第1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_第2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_第3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开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路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其涉及范围广、周期长、环节多,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要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既不能i蹴而就,也不能消极等待。XX县委、县政府想在前走在前,不等不靠,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市场运作模式,多元化投入建设,努力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新路径。一、政府主导,以行政资源促推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0年-2011年,我县财政投入资金1127万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2012年以来,财政投入资金5527万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县人大常委会于8月对我县的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议案进行了专题审议并形成决议,同意县政府提请的2014-2015年分两年预算安排配套资金15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项冃建设。同时,县财政按1.5-2万元/村•年的标准拨付村级保洁员工资;按12-20万元/乡镇•年的标准拨付专项考核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县财政承诺项目完成后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是拓宽资金整合渠道。我县在坚持“政策不变、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强调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管理方式,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整合效

3、应。2012年来,整合涉农资金2336.5万元;2014年-2015年,我县拟整合13个涉农部门专项资金8568万元,同时我县制定了具体的资金整合方案,明确到具体部门和相关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县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每年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制泄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以评促建、以奖促治、以罚促改”的考评机制。实行领导小组统…指挥、调度、协调,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点评,相关部门职能挂钩、分块负责、分工合作,以及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户、户主门前二包的包干责任制推动工作落实。二、创新方式

4、,以市场运作破瓶颈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仅靠政府财政投入等传统资金募集方式,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为了突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紧、运行难”的制约瓶颈,我县大胆引进技术成熟、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参与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一是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启动建设城乡智能环卫系统。通过招商招标引进企业投资建设村级收集站、乡镇中转站和县级集中处理中心,并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捡拣,回收有价垃圾实行资源利用,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模式和全过程实时监控,县财政支付每吨垃圾处理费用116-148元,并许可经营30年,企业可实现保本微利运行。整个系统运行后,我县每年只需

5、投入2000余万元,即可对全县所有村的垃圾进行集小无害化处理。该系统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由瑞纽博能源有限公司实施并于2013年底完成,投入3500多万元建成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283个垃圾采集点及27个行政村的垃圾源头分类回收体系。一.期工程由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博海昕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拟投入3.61亿元建设覆盖全县的垃圾源头分类收运体系和一个近期日处理垃圾300吨(远期600吨)的焚烧发电厂,并负责运营,预计年底前可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是采用分期付款建设模式,引进湖南领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垫资承建全县342个行政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个方面的工程

6、内容。项目通过验收后,按“6:3:1”方式进行分期付款,即第一期为项冃通过市、县两级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按工程款的60%支付;第二期为项目通过省环保厅验收合格后,按工程款的30%支付;第三期为项目在缺陷保护期结束后,支付工程款10%余款。目前,该公司己经投入约1.6亿元建设完成了150个行政村的整治任务,预计到2015年可完成全部整治任务。三是开启环卫收费模式,形成村民自治局面。各乡镇村组聘请村级保洁员,组建保洁队伍,各村成立卫生协会,对受益农户按照每户每月5-10元的标准口筹卫生费,用于村级保洁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项目后续运行成本低、管理较简单,待项目

7、建成后,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项口设施设备移交给乡镇、村或者农户,由受益者分别承担项目后续运行管理职责。逐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从“政府大包大揽、负重前行”的局面转变为“谁受益,谁负担”和“村民自治”的格局。三、强化监管,以长效机制保常态。坚持集屮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与提升群众环保意识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成立了县农村环保监督管理总站、乡镇农村环保监督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