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39385

大小:9.70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7-08-02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聚碳酸丙撑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聚碳酸丙撑脂(PPC)是通过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为单体共聚合成的一种碳酸酯。二氧化碳价格低廉、无毒、无害,同时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合成PPC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既固定了二氧化碳,又不产生污染,因此,PPC是一种双绿色材料,它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工程塑料,可用于生产一次性医用材料、一次性餐具用品、农用塑料地膜和板材等。此外,PPC具有韧性和化学透明性的优点使其在制作小巧的光盘、军事防护物及子弹防护窗方面有着广阔用途。但是,PPC由于自身的酯键结构而具有相对较低

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在26℃一46℃)和热分解温度(180℃),影响其加工性能,且降解速度较慢,对于实际应用仍有不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利用其它材料来共混改性PPC是改善其性能既有效又经济的重要途径,因而深入地研究PP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非常良好的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收性,能在土壤,水和其他环境下呗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或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其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其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包装、餐具、农用薄膜、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与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丁酸酯)(PHB)等降解

3、材料相比,PBS价格低廉,而且且综合性能良好,能与多种材料和助剂进行改性聚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BS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但加工温度较低,最终制得的PBS分子量低、黏度低,力学性能与通用塑料相比而言有所差距。另外,PBS价格高于一般高分子材料,也导致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就有了对PBS的改性。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论文通过PPC与PBS复合,在含羟基的大分子存在下,研究氢键相互作用对PPC和PBS共混体系的影响。1引言1.1PPC概述1.2.PPC的合成1.2.1二乙基锌一多质子体系1.2.2金属羧酸盐1.2.3稀土配位催化剂1.2.4双金属氰根配

4、合物1.2.5卟啉金属配合物催化剂1.2.6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催化剂1.3PPC的热稳定性与改性1.3.1PPC的物理改性1.3.2PPC的化学改性1.4PBS概述1.4.1PBS合成1.4.2PBS的改性1.5课题的提出2实验部分2.1实验材料2.2实验仪器2.3实验步骤2.3.1不同配比的PPC、PBS与固定配比的PVPh共混改性2.3.2不同配比的PPC、PBS与固定配比的p(St-co-MAH)共混改性2.3.3固定配比的PPC、PBS与不同配比的PVPh共混改性2.3.4固定配比的PPC、PBS与不同配比的p(St-co-MAH)共混改性3结果与讨论3.1DSC结

5、果分析3.2TGA/DTG结果分析4结论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和内容:1)采用溶液共混方法混合PPC和PBS,以PVPh和P(St-co-MAH)作为质子供体,研究溶液共混方法,实验PPC和PBS的相容共混;2)采用不同手段研究复合物的相互作用;3)聚合物的力学热学性能等表征,主要表征复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DSC)和初始热分解温度(TGA)。四、参考文献[1]CoatesGW.,MooreDR..Discretemetal-basedcatalystsforthecopolymerizationofC02andepoxides:di

6、scovey,reactivity,optimization,andmechanism[J].Angew.ChemIntEd,2004,43:6618-6639.[2]SugimotoH.,InoueS..Copolymerizationofcarbondioxideandepoxide[J].JPolymSciPartA:PolymChem,2004,42:556l-5573.[3]DarensbourgD.J.,Makingplasticsfromcarbondioxide:salenmetalcomplexesascatalystsfortheproductiono

7、fpolycarbonatesfromepoxidesandCO2[J].ChemRev,2007,107:2388-24l0.[4]InoueS.,KoinumaH.,TsufutaT..Copolymerizationofcarbondioxideandepoxide[J].JPolymSci:PolymLettEd,1969,7:287-292.[5]HiranoT.,InoueS.,TsumtaT..Stereochemistryofthecopolymerizationofcarbondioxidewithopti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