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

ID:43943406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108例,体检正常的健康患者(正常组)38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并计算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Child-Pugh分级组的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均增宽(P0.05);C级组的三种参数较其它组显著增宽(P<0.05)。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o结论:通过超声检测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比值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与评估具冇较高的准确

2、性和临床意义。关键词:肝硕化超声诊断价值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59【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86-01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屮常见的疾病,起病隐匿,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腹水等,进一步发展出现肝纤维化,往往病情不可逆转,肝硬化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1,2]。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简单快捷的一种无创检查,其在诊断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目前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我院108例肝硬化患者的对比研究探讨分析

3、了超声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硕化患者108例,按Ch订d-Pugh分数分级(见表1)分为A级38例,B级40例,C级3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患者(正常组)各38例作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中男67例,女41例,平均年龄(44.5±11.6)岁;正常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4±9.82)岁,各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o1・2入选标准。符合条件的肝硕化患者。1.3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疾病等。②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年龄大于等于

4、70岁的患者[1]。1.4方法。采用ALOKAProsounda7彩色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3.5MHz在患者平卧位及侧卧位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参数,记录并统计相关数据。1.5统计分析。采用SPA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各级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Child-Pugh不同分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均增宽,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C级组较其它组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均明显增宽,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

5、义(P〈0・05)见表2。2.2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分析。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随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3讨论肝硬化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晚期致死率也较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肝硬化的早期确诊多是通过有创的病理学检查,无创的超声检查在肝硬化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4]o肝硬化时肝实质的弥漫性病变可导致门静脉压的增高,门脉高压患者多存在脾大及门静脉血管直径的增大,通过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静

6、脉血管的直径有可能对肝硕化的病情及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5,6]o本研究通过用超声检查发现Child-Pugh不同分级组的三种参数较止常组均增高,这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5,6]o提示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大小对诊断肝硬化冇一定的价值。从Child-Pugh不同分级组屮发现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参数对重度肝硕化患者的诊断较准确,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比值在各组中有均有显著差异,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比值也增加,其有可能是诊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较准确的指标。在用超声评估肝硬化患者时单纯考虑门静脉或脾静脉内径,有可能不能达到准确

7、的病情评估,如果联合考虑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比值就能够达到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总的来说,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可重复量化的检测,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参数对患者的肝硬化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比值対病情的诊断与评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具体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郑浙悦,王晓,金国栋•腹部B超对肝硕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32-34[2]冯彦红,钱林学,胡向东•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

8、杂志,2010,18(5):454-461[3]倪静•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脑管病杂志,2013,21(8):95-96[4]张宇虹,夏稻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