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

ID:43943679

大小:37.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_第1页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_第2页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_第3页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_第4页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策略【摘要】改善城市貧困地區的居住環境問題是發展中國傢共同面臨的緊迫課題,它涉及到城市化.貧困消減等諸多方面。為解決這些問題許多傢嘗試瞭從'公共供給”到'自助努力”、從“自助努力”到“自立發展”等模式,從而得出瞭“自我發展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的結論【關鍵詞】發展中國傢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亞洲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現今,世界上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之中,在發展中國傢,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會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快速的城市化所引發的各種城市問題凸顯,

2、其中發展中國傢城市貧困層的擴大便是城市經營上的一大問題。在城市規劃領域中,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的整治問題目前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緊急課題。作為發展中國傢的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城中村現象及改造問題更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盡管對於城中村是否需要改造的問題尚存爭議,但進入2000年以來,實際的改造探索活動已在各大城市陸續展開,今後的改造應何去何從也備受矚目。國內的學者對西方發達國傢貧民窟的整治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而對於更有借鑒意義的發展中國傢,特別是亞洲發展中國傢解決相關問題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尚

3、未展開,相關的研究也很少發展中國傢城市貧困問題概述liiTT隨著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湧入,發展中國傢面臨著深刻的城市貧困層擴大的問題。據推測,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居住在環境惡劣的貧民窟中的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40%以上。在泰國首都曼谷居住在貧民窟中的人口也有大概100萬以上,並且這個數字毫無減少的趨勢。由於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仍將持續下去,各個發展中國傢普遍認識到,如何對待城市貧困階層將是直接涉及到其城市在21世紀能否繼續保持其活力的重要課題。在如何改善城市貧困階層的居住問題上,各個發展中國傢雖面臨不同的問題,但都

4、在不斷積極探索,試圖從根本上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其中也不乏很多較為成功的案例。從表面上看,這些案例各有其特點,但仔細洞察其本質,仍能發現其成功的共同之處,這就是,在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整治事業的展開過程中,民間公益組織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X社區組織CBO(CommunityBasedOrganizations)等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以實現住民自我發展為目標的住民主導型的居住環境整治方式對於城市貧困地區居住環境的可持續改善是重要而有效的。以下就通過亞洲發展中國傢的具體成功事例來詳細

5、闡述從“公共供給”至『自助努力”19世紀70年代初期,許多發展中國傢為改善貧民窟的居住環境,紛紛設立瞭住宅公社,試圖為城市貧困層提供住宅。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按城市貧民層的支付能力來建造住宅是完全不現實的,政府必須需要為此提供龐大的資金補貼,而這種含有對低收入者大量財政補貼的政府福利住房,除少數運氣極好的低收入者能有幸入住外,絕大部分是被中等收入階層以各種形式所侵占。這一結果很快宣告瞭公共供給政策對解決城市貧困層居住問題的失敗與公共供給政策相對照,在19世紀60年代倡導性規劃思想的影響下,在發展中國傢貧民窟地區一種被稱為

6、自助努力型(Self-help)的居住環境改善模式受到關註。所謂咱助努力”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建造住宅、改善居住環境。自助努力型的居住環境改善事業是在NGO的支援下,通過住民參與的形式對已經存在的貧民窟地區實施上下水管鋪設、內部道路簡易鋪裝等,進行維持其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改善。實際上這些貧民窟地區所占有的土地一般並沒有正式的土地權利,其住宅建設也大都沒經過建設許可等正式的審批手續,而是一種以自發的形式建設住宅後,入住生活的居住形態。這種實際上是非法侵占的居住形態之所以能被政府認可,並興盛一時,是由於對發展中國傢政策決定有著

7、重大影響的世界銀行當時開始啟動一種以城市貧困層為對象的住宅領域的融資活動,這種自助努力型的住宅建設剛好能夠得到世界銀行的資助。故此,19世紀70年代後期,在發展中國傢中,住民的自助努力型的住宅供給和環境改善逐漸成為瞭主流形式從咱助努力”至『自立發展”在世界銀行融資的援助下,在許多發展中國傢實施的自助努力型的貧民窟環境改善事業對居住環境的改善確實取得瞭實際成果在印度尼西亞許多城市都成功實施的KIP(KampungImprovementProgram)事業是其成功的有力論據。所謂KIP事業也可以直譯成“城中村”改善事業:即由地方城

8、市政府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援,依靠住民參加的方式對街道、排水、公廁等最基本的生活基礎設施進行整治和改善。印度尼西亞的KIP事業在許多城市展開並取得成功,也更進一步說明瞭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在更大的區域內,在行政主導下依靠貧困地區住民參與的方式對居住環境進行漸進的改善是能夠取得成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