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

ID:43944006

大小:53.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_第1页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_第2页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_第3页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_第4页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村莊整治摘要:由於規劃滯後等多種現實原因,特別是土地的比較效益低下,造成農村大量空心村和嚴重浪費土地現象,這與保護土地的基本國策是相背的,也是與可持續發展相背的。村莊改造要放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考慮,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積極引導,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既要抓緊時間,又不能一蹴而就關鍵詞:城鄉;統籌發展;五河縣空心村;村莊整治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9-0064-02一、村莊現狀及成因五河縣位於淮河中下遊蘇皖交接處,面積15

2、80KM2,轄15鄉鎮223個行政村,村莊占地136KM2,人均占有村莊土地0.34畝,遠高於戶均0.33畝的宅基地標準。由於五河是個欠發達的農業縣,村莊內臟亂差嚴重,隨處可見“空心村"1•規劃滯後惹的禍。現在農民手裡有錢瞭,房屋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越建越好,越建越多。由於規劃滯後,或雖有規劃但執行的不好,或規劃不科學,忽視瞭對舊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農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被閑置的舊宅基地隨之不斷擴大2.錯誤認知宅基地。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但事實上形成無償、無限期、無流動使用的特征,不少農民覺得

3、“土地是我的,建房我說算”。想在哪兒建在哪兒建;想怎麼建怎麼建。用群眾的話說,打地基不管高低,開門窗不論東西3.迷信思想在作祟。許多農民迷信聽信風水先生的胡言亂語,舍棄老宅破屋,以滿足自己占風水、擺闊氣、高人一等或“想致富,臨公路”的狹隘心理,紛紛在村莊道路出口旁田地裡修房,導致東邊三兩傢,西邊五六戶,村中空閑一大片,路修到哪兒蓋到哪兒4•公用設施不配套。老村莊無統一規劃,宅基佈局亂,房屋間隙小,出路狹窄。村內道路“水泥化”,崗地“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團糟”,沿淮“晴天走路滿身灰,雨天走路半身泥”

4、;加上舊房大多院落較小,有的已成危房,原址翻建沒有太大價值,於是搬到村外,“挪窩”不“騰籠”造成農民多占地5•節約用地沒意識。宣傳貫徹不到位,農民節約用地意識不強。一些人片面認為,土地是集體的,建上房屋就變成自己的,於是千方百計多占宅基地6.舊宅基地糾紛多。一些農民的舊宅基地,或是祖傳下來的,或是與人串換的,大都很不規則,因采光、通風、排水、出路、房向等實際問題,左鄰右舍經常發生矛盾。翻建新房時,高瞭惹人閑言,遭人忌恨;低瞭對己不利,心裡別扭7•制度設計不完善。現行法規對農民住宅占地隻以戶均為限

5、,不以人均為限,給農民多占地提供瞭較大空間;對宅基地的閑置、拋荒無相關法律條文來限制;對於不支持、配合建設用地整理的農戶也沒有相應的處理、懲罰措施;對宅基地的合理流轉,缺少制度規定和政策指導,加之缺乏有效的市場調節機制,助長瞭多占地、占好地、早占地、超標建房行為8•執法環節有問題。部分執法人員法律意識不強,礙於情面或迫於壓力,不是依法按規辦事,而是喪失原則,濫用職權,隨意審批,致使一些有錢大戶買通幹部挑地亂建房,頭面人物仗勢欺人霸地多建房,平民百姓請客送禮爭地搶建房,結果是到處亂建房二、實質原因

6、是土地比較效益太低1.土地非自由轉讓和使用受限導致土地比較效益低憲法第10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傢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其內涵就是:土地在政府強制保護下,農戶隻有承包經營權,沒有所有權,不能自由流動和改變用途2.城鄉分治制度使得土地價值貶損城鄉分治制度,形成城市居民的“多項特權”,而進城農民工卻不能獲得城市“戶口”並得以分享。但是,由於務工所得大於務農所得,他們仍紛紛背井離鄉飄入城市,土地就相對貶值瞭3•農地產出低、農業效益不高,也使得占用耕地建房的機會成本低下,

7、從而導致“空心村”的蔓延三、村莊整治的困難第一步上報32個自然村中,最多置換近200畝,村均近70畝。對已確定置換的2191.5畝,除226.1畝(占10%)用於農民安置外,餘下1965.4畝主要用於兩個園區建設。但是,啟動的范圍比較小,整治的難度較大一一認識到位難。尤其是廣大農民,他們還沒有認識到空心村浪費土地的問題。調查中,面對房前屋後的閑置空地,很多農民竟坦然回答:“這叫什麼浪費土地!”——資金籌集難。村莊改造,前期啟動需要大量資金,規劃要錢,跑項目要錢,置換土地要錢,基礎設施配套要錢……

8、但錢從哪兒來?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土地置換難。特別是整體搬遷,先期需要“收儲”土地建新,建新才能拆舊。一方面難以爭取土地指標;另一方面,與農民置換土地也存在很大困難——房屋拆遷難。80年代建瓦房,90年代建平房,新世紀裡建洋樓,再早還有泥土草房。老房拆遷成本低但數量多,小洋樓少但成本大。破舊老宅老人住,新房洋樓兒女住,老人無意(無力)建新房,拆瞭老房沒房住——拆遷補償難。標準低瞭農戶不同意,髙瞭又負擔不起。農民住宅一戶一個樣,補償多少很難掌握也無法掌握,農戶“攀比”、“平均”心理又嚴重,操作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