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

ID:43946348

大小:97.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_第1页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_第2页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_第3页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_第4页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孙建新(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文章针对学牛学习化学概念的困难入手,分析了“迷思概念”來源和特点,介绍了化学概念教学最新理论和教学模式,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迷思概念”转变的儿种教学方法,对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化学;迷思概念;教学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彖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彖的一种更高

2、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彖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休系的基础。V牛在学习抽象的化学概念时困难重重,经常受到“迷思概念”的闲扰。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提高概念教学效率的方法,因此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代心理学理论、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重大迹展指导并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和层面揭示了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的规律,为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试图以最新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概念教学的新途径和方法。一、迷思概念建构主义理论认

3、为,学生总是以已冇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实质,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迷思概念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正确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二、化学迷思概念的来源和特点(一)化学迷思概念的来源学生定进课堂时,他们的头脑中就已经充满了对化学现彖的各种认识,已经形成了许多迷思概念,建构主义认为,

4、学牛头脑中的化学“迷思概念”主要來源于以下儿个方面:1.生活媒体因素生活经验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密切性决定了化学“迷思概念”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从大屋的口然现象中获得了不少化学方面的感性知识,例如対燃烧、溶解、金属生锈等一些宏观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物质结构、物质的粒子性等微观世界的认识中获得了大量的感觉印象。生活语言这是“迷思概念”的另一个主要来源。例如“催化”这个词容易使人认为只是加快反应速度,而导致对“催化剂”概念的片面理解;“绿色化学”、“白色污染”容易使

5、学生认为是“绿色的化学”、“白色塑料的污染”,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大众传媒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牛回接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大众媒体也会给学生广泛的信息资料。尽管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并不总是疋确的,但这些来源可能比学校科学教学有更人的影响力。例如某媒体曾这样报道“一种名为分析纯化学试剂…”,文小不仅把表示物质纯度的等级术语“分析纯”看作是一种化学物质,还介绍说“分析纯是-种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这样的信息就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化学概念。2.学习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教师拥有人量的自然学科领域屮的“迷思概

6、念”,当教师的“迷思概念”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时,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就变得更加困难。在教学中,冇时由于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或者教材提供的实例的不够全面,也常常导致新的“迷思概念”或强化学生原有的“迷思概念”。例如,初中化学将氧化反应定义为“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但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实例仅限于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学生往往把“氧”理解为“氧气”导致学生概念理解的不全面。1.个人认知因素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耍思维形式。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的

7、帮助,例如,可以借助物理学中"速率”的概念來类比理解化学屮的“反应速率”的涵义,但若不恰当地川具他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课的结论,不仅不会引导学生顺利实现化学概念的理解,有时戻至I叫造成更大的理解困难。比如学生在理解“化学平衡”时会把这一概念与力学中的“受力平衡”进行类比,认为所谓“化学平衡”就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和等的状态。(二)化学迷思概念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來白日常经验的概念通帘是根深蒂固的尤具是基于感觉体验的概念更是如此。学牛•的化学“迷思概念”是学仝自己的纶活经验

8、和对周囤环境所建构的结呆,对学纶的化学迷思概念进行分析,会发现冇以下特点:1.广泛性;2.具冇内隐性;3.具冇顽固性;4.自发性四、迷思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依据美国学者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两种基本形式,了解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机制,根据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来制订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概念的教学质量。(一)概念形成理论化学概念至少包含4个要素,一是概念的名称,如“酸”、“碱”、“盐”等,它们各代表一类事物;二概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