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ID:43949540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_第1页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_第2页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颅内感染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并发症,在国内开颅手术以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平均为2・6%[1]。颅内感染的致残、致死率相对比较高,是造成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下降、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以及死亡率明显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颅内感染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颅内感染患者17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颅内感染患者172例,其中男108例,女

2、64例。年龄18〜67岁,平均(37.2土4.5)岁。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至少包括以下一项:(1)呈现阳性的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2)没有呈现阳性的病原学结果,可是在疾病发展和治疗反应均符合相对应的病原体感染疾病特点;(3)伴有病原学明确的感染性疾病过程当中;(4)对病毒性感染特异的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呈现阳性[3]。1.2方法采取我国栗氏FMV-5型脑脊液细胞沉淀器,通过常规腰部穿刺以后取出CSF0.5〜1ml,将CSF放置到沉淀器当中,以500r/min离心10min,将玻璃片取出晾干,MCG(瑞-姬氏)进行染色,在高

3、倍光镜之下进行分类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根据常规顺序扫视全片,并且送1ml脑脊液到检验科进行常规计数以及分类。1.3临床分类标准根据相关临床分类标准,一共分为4种类型,即淋巴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反应、混合细胞反应和单核吞噬细胞反应[4]。2结果2.1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86例。脑部初期大部分呈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的混合细胞反应,无论治疗效果怎样,会很快从粒细胞期转变成为亚急性期,因此经历短暂时间的粒细胞期是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之一。本文16例患者在发病1〜3d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14例呈现淋巴结反应,2例的中性粒

4、细胞相对具有优势。在患者病情72h以后复查中性粒细胞在5%以下。70例在病程72h以后进行检查,全部呈现淋巴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在5%以下,其中58例的中性粒细胞为0o因此,本文笔者认为粒细胞期相对比较短,通常患者进入医院就诊的时候大部分就已经进入亚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现淋巴细胞反应,对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全部在14〜28d完全恢复正常。2・2化脓性脑膜炎在5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初期20例呈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反应,在高倍光镜之下呈现全部视野中性粒细胞,能够看见杆状或者

5、分叶核粒细胞,这个时候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就能够明确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34例在脑脊液实验室检查之前已经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3〜7d,因此在第一次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时,中性粒细胞仅占有30%〜45%,54例患者通过相对应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以后,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逐渐下降,36例在10〜14d复查的时候完全消失,16例在21d以后经过复查发现完全消失,有2例的中性粒细胞下降相对较为缓慢,之后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脑脓肿。另外,随着中性粒细胞逐渐下降,开始表现为单核吞噬细胞明显增多,之后淋巴细胞开始逐渐增加,通常全部在临床治疗3〜5周以

6、后细胞形态完全恢复正常。2.3结核性脑膜炎在2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22例呈现混合细胞反应,大部分为中性粒细胞,但是也有部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小淋巴细胞。这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多种细胞组合,尤其是单核细胞的出现,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2例呈现淋巴细胞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逐渐下降,持续6周〜4个月完全消失,在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逐渐下降的时候,淋巴细胞所占有的比例开始逐渐上升,同时出现交叉现象,2例临床治疗没有效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则没有持续降低。2.4隐

7、球菌性脑膜炎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细胞学改变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相类似,呈现混合型细胞反应,当中2例在常规脑脊液检查中检查出隐球菌,6例经过墨汁染色后检查出隐球菌。3讨论颅内感染在神经内科当中属于常见的病症之一,患者大部分伴有颅内压增高以及意识障碍等相关并发症,幸存者仍然会遗留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例如颅内神经麻痹、痴呆、瘫痪以及癫痫,因此增强对这种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5]。在临床开颅手术当中,因为植入物的刺激或者部分其他因素,会发生与颅内感染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在临床当中难以给予有效区分。然而临床实验

8、室的部分检测指标能够相对比较好地协助临床医生有效鉴别颅内感染,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6]。根据文献[7]研究表明,脑脊液细胞培养是颅内感染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可以利用细菌鉴定和药物过敏试验联合指导临床治疗。正常脑脊液当中,大部分为少量小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⑻。颅内感染以后,脑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